新闻动态

美国股票市场:交易量居世界第一,证券交易所与场外交易市场并存

2024-06-09 12:03

海外证券市场

美国

长期以来,美国股市的交易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1981年至1990年,美国股票的交易量保持着很高的增长速度。在美国,其证券的发行和交易主要通过两个场所进行,一是各种有组织的交易市场,即证券交易所,二是交易所外的市场,即场外交易市场。一般来说,证券交易所是证券市场的核心,也是证券市场的同义词。美国还有著名的场外交易市场——纳斯达克市场。美国曾有100多家证券交易所,历经历史变迁,几家交易所停业、合并,目前在美国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注册的证券交易所有10多家,其中华尔街的纽约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两大、最著名的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和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 随着高科技、网络技术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美国证券市场也逐渐摆脱传统的束缚,确立新的发展态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全球化发展和通讯技术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纽约证券交易所

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是美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证券交易所,其充满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交易所大楼建于1903年,是华尔街的标志之一。据《亚洲金融》数据显示,199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市值为12.3万亿美元,交易市值占全美总市值的60%以上。1999年共有3025家上市公司,其中外国上市公司约400家。纽约证券交易所拥有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统,主要包括:经纪人系统、交易指令系统和交割清算系统。

美国证券交易所

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是纽约华尔街上另一家世界知名的证券交易所,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它的前身是1929年成立的NYCE(纽约场外交易所),当时称为“纽约场外交易所”,1921年由室外迁至室内,1953年改为现名。由于它的上市费用比纽约证券交易所低,上市条件也较低,所以可以吸引一批中小型公司或条件相对不充分的公司。一些著名的大公司如美孚石油、通用汽车、杜邦等都是在美国证券交易所起家,随后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随着纳斯达克市场的迅速发展。1998年3月,AMEX与纳斯达克市场合并。

纳斯达克市场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于1971年在华盛顿成立,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子股票市场,也是美国发展最快的证券市场,目前已成为继纽约证券交易所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股票交易市场。纳斯达克市场于1971年2月8日正式开始交易,早期主要容纳一些创业初期、风险极高、无法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小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纳斯达克不断创新,提高透明度,方便投资者。20世纪90年代初,纳斯达克市场逐渐受到关注,一些上市公司如微软等开始崭露头角。目前,纳斯达克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拥有约5500家上市公司,其中约480家来自美国以外,年交易额高达5.8万亿美元。 纳斯达克不仅成为美国投资界的宠儿,也成为全球投资者的主要投资目标,其指数已成为全球股市走向的风向标,在全球股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英国

英国证券市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553年成立的俄国公司和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的股票交易。证券交易的正式发展和市场规则的形成,直到17世纪末才开始。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1711年的南海公司等特权股份公司以及发行自由转让股票的大多数公司都诞生于这一时期之前,证券经纪人也出现了。但随着1720年南海公司股票投机的失败,公司创立热潮中创立的众多“空壳”公司也相继显露出瑕疵。这一时期,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制定了《泡沫公司禁止法》。此后的100年间,一般不允许成立股份公司,尽管少数特权公司继续从事股票交易。 然而,从18世纪到19世纪初,向特权企业大量供应证券的是政府。七年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和拿破仑战争使政府财政面临压力。政府选择通过发行国债换取企业贷款来筹集资金。在国债的出售和交易中,债券承兑人和证券经纪人发挥了重要作用。股票交易的舞台逐渐从伦敦的一角转移到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乔纳森和霍洛韦等咖啡馆。股票交易开始出现市场组织的尝试。证券交易所的名称于1773年使用。

伦敦证券交易所

伦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三大证券交易所之一,也是世界主要证券交易所中心。伦敦证券交易所起源于17世纪末伦敦交易街的露天市场,是当时买卖政府债券的“皇家交易所”。1773年,露天市场迁至斯威廷街的室内交易区,并定名为伦敦证券交易所。目前,英国七家证券交易所中,只有伦敦证券交易所是国家证券交易所,其他六家都是地方证券交易所。2000年5月3日,伦敦证券交易所宣布将与德意志交易所合并,成立一家国际交易所,这对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发展将产生很大的带动作用。新交易所将在伦敦注册和管理,并将在伦敦建立一个广阔的欧洲蓝筹股市场。 该国际交易所将成为欧洲最大的股票市场,拥有欧洲股票市场53%的交易量和欧洲高增长市场81%的份额。这将进一步巩固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启伦敦股票市场发展历史的新篇章。

日本

日本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以证券上市流通为基础的。日本最早发行证券的主体是明治维新后1868年成立的新中央政府,新政府非常热衷于从欧美引进股份公司制度和新建立的规范体系。股份公司的前身是1869年在各地成立的商社(商社)和交易所(银行)。1837年成立的第一家国民银行历史最悠久,是具有法人管理制度、有限责任和证券化条件的现代股份公司。19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鼓励按照商社和国民银行制定的规则成立股份公司,同时计划设立证券交易所。政府同意这个计划,因为需要寻找政府债券交易的市场。1878年6月开业的东京证券交易所是日本最早的证券交易所,日本的证券交易所本身就是股份公司。 这在当时是世界上罕见的,日本共有8家证券交易所,包括东京、大阪、名古屋、札幌等,其中东京证券交易所是日本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证券交易所,与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并称为世界三大证券交易所。

东京证券交易所

东京证券交易所是根据1948年颁布的《证券交易法》设立的法人。证券交易所的会员称为会员,会员是依照日本法律设立的证券公司。东京证券交易所根据业务需要,制定了章程、业务程序、证券上市、信托契约准则等,并经财政部批准。作为正式会员的证券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准会员的最低注册资本为400日元。交易所的最高决策机构是每年的会员大会。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大厅位于东京都兜町,分为股票交易大厅和债券交易大厅。共有6个交易柜台,其中一个用于国内股票交易,一个用于外国股票交易。交易柜台两侧,有许多证券公司办公室,证券公司的派驻人员在这里办公,接受证券公司电话和计算机网络的买卖指令,并汇报交易结果。近年来

近年来,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方式日趋现代化,电脑交易系统日渐普及,目前所有股票交易均可通过电脑交易系统进行。

新加坡

新加坡股票交易历史悠久,早在1819年,英国人在新加坡建立殖民地后不久,就成立了一些股份公司,并出现了通过股票交易转让公司所有权的情况。经过漫长而缓慢的发展过程,20世纪20年代末,在新加坡的欧洲商人开设了场外证券市场,开始交易海外发行的证券。1983年,新加坡股市由熊市转为牛市,在强劲需求的推动下,市场步步攀升。由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良好,加之1983年新马经济均出现意外的高增长,股市以乐观的基调开市。1985年,受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新加坡经济首次出现1.7%的负增长。在新马股市完全分离前的1989年12月底,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共有343家上市公司。 其中马来西亚公司182家,新加坡公司131家,股票市值合计570亿美元,3年增长144%。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新加坡政府在证券市场采取了一些相应的税收调节制度,暂停征收印花税,降低交易佣金等,以降低成本刺激市场。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是证券业务的自律组织,由“证券交易所委员会”管理。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章制度对会员公司和经纪商的义务都有详细的规定,违反规定将受到严厉处罚。交易所设有证券金融公司,利用交易所收到的资金为会员及其客户提供信贷。新加坡证券交易所设有保证金交易制度,允许进行保证金交易。客户只需承担股票买入价的一定比例,差额由经纪商支付,并附有利息。证券交易所还设立了计算机控制的中央收款公司,管理股票市场的中央结算和存款系统。这样可以实现无票交易,加快交易过程,降低管理成本。

加拿大

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是加拿大最大的证券交易所,每日交易量约为6500万股,总价值约为7.5亿加元。从交易股数和交易量来看,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是北美第二大证券交易所。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还可以从国际投资者那里筹集资金。从市场准入方面,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可以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先进的交易信息。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根据《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和国家担保基金法》注册成立,于1987年4月1日开业。它合并了6家在各州首府独立运营了100多年的证券交易所,是澳大利亚的国家证券交易所。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是一个非盈利组织,其收入主要来自各类公司的上市费、市场信息转售费、会员费以及交易和结算费。

香港

香港股票市场形成于1860年代,在经历了1840年代的房地产交易狂潮后,香港经济在1960年代进入繁荣发展时期。随着英国股份公司的成立和推动,1866年香港开始股票交易,香港股票市场形成。然而,1889年,由于卖空行为盛行,香港股票市场遭遇了首次大崩盘。1891年2月,“香港证券商会”成立,这是香港第一家正式的证券交易所。1911年后,大陆政局动荡,导致香港股票市场崩溃。1921年,全体华人证券商成立“香港证券商会”,这是香港第二家证券交易所。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黑色星期一”股灾,引发全球经济大萧条。 此时,以贸易为主的香港经济遭受重大打击,香港股市也陷入困境。1941年,日本侵占香港,股票交易被迫停止,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得以恢复。1947年,“香港证券经纪公会”和“香港证券经纪协会”合并,成立香港证券交易所。1980年决定成立的香港证券交易所,在新交易所大楼落成后,于1986年4月正式开业。矗立在香港繁华金融区的交易所大楼,是香港证券市场现代化的象征,其交易大厅宽敞明亮,整个交易大厅全电子化,其现代化程度可与世界上任何一家证券交易所相媲美。 自1980年代中期,香港证券市场逐渐国际化、现代化以来,香港交易所以公司形式组织,与其他有限公司一样,以股本形式在香港注册。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合并条例,香港联合交易所是唯一获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认可设立、营运及维持香港股票市场的交易所。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

1999年3月,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在公布1999-2000年度财政预算案时,提出香港联合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及相关结算公司应于1999年12月底前实行非股份化,合并成立新的控股公司。1999年7月,香港政府完成改革方案报告,并提交业界及公众征询意见。1999年12月28日,香港联合交易所及期货交易所分别举行会员大会,最终批准两地分别以98%及100%的比例与香港结算合并,成立新的“香港交易所及结算所”,并实行非股份化。2000年2月24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通过《交易所及结算所(合并)条例》。 2000年2月29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董事会宣布委任邝启智为集团行政总裁、徐耀华为营运总裁。香港证监会同日批准上述委任。2000年3月6日,香港联合交易所、香港期货交易所及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合并成立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新交易所董事会同日成立。

【海外证券市场】相关文章:

海外主要证券市场监管制度08-05

境外证券市场大宗交易制度研究08-05

美国小型证券市场08-05

证券市场监管与发展08-05

海外婚礼风俗游08-24

各国证券市场监管模式08-05

证券市场监管任重道远08-05

证券市场监管与发展浅析08-05

证券市场结构与风险分析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