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年轻人对黄金热情高涨,凌晨三点仍在群里交流薅金攻略

2024-06-17 15:02

本文已获得授权

凌晨三点,黄金兑换群里依然熙熙攘攘。

小璐被群消息惊醒后,打开手机,发现有几百条“未读消息”,同时,她还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抢黄金机会”的最佳时机。

这是一个分享各大平台商家黄金折扣信息的群,群里的人虽然彼此都不认识,但这群年轻人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买到最便宜的黄金。

《2021中国黄金珠宝消费调查白皮书》指出,中国黄金珠宝消费呈现年轻化趋势,目前25-35岁年龄段消费占比约75%。

中国黄金协会认为,未来25岁以下的Z世代消费者将扛起黄金珠宝消费的大旗。

甚至可以说,年轻人对于黄金的热情超过了“中国大妈”。

很多年轻人表示,黄金的保值性是他们入手黄金的主要原因。对他们来说,这是一条稳健的投资之路,还是又一个被坑的途径?

01

进入金色海洋后,

“周大福毛线又来了!姐妹们快来加吧!”在一个300多人的黄金交流群里,从早上6点到凌晨3点,关于黄金的讨论从未停止

一心想“赚钱”,是这些“淘金女”的共同特点。

小璐近期的目标是攒金豆,她告诉小编:

相比于名表、玉石这些奢侈品,几百块钱的金豆更适合我。

如果她收集了30颗金豆,她就可以换取一只金手镯。

黄金在年轻人中流行,除了“赚钱”的欲望外,还与观念的转变有关。

28岁的准新娘佳佳订婚时没有买钻戒,用自己攒的钱买了金首饰:一对金耳环、一条金项链、一枚金戒指、一只金手镯,总计不到2万元。

嘉嘉告诉编辑,她买黄金首饰主要看重性价比。市面上很多轻奢首饰往往品牌溢价很高,原材料跟黄金也不在一个档次,可以说是“花黄金的价格去买人造玻璃”。2000元可以买一条黄金项链,或者仿水晶、合金做的项链。

对于婚礼上交换戒指一事,佳佳表示:“在淘宝上花不到100元就能买到仿真戒指。”

此外,自我愉悦也是很多女生买黄金的动机,群里找黄金的女生,生日的时候、发工资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心情好的时候都会买。

据《中国Z世代贵重珠宝消费白皮书》显示,13%的Z世代女性购买贵重珠宝是为了自我安慰或冲动,14%是为了让自己快乐,45%是为了庆祝重要的纪念日。

有了群众基础的黄金品牌也开始在工艺、设计等方面“讨好年轻人”。

比如最近很火的古铜金,它凭借低调的哑光质感,改变了黄金“暴发户”的俗气形象,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智研咨询预计,随着复古风潮席卷、古金走红,未来我国古金珠宝市场规模也将迎来一轮快速增长,成为我国黄金珠宝市场的重要力量之一,预计到2024年古金珠宝市场规模将达到999.25亿元。

3D硬金和珐琅也是最近新流行的工艺,3D硬金最大的特点就是立体感强,一改以往金饰“软”的特点,有的地方摸起来很滑,有的地方则有轻微的磨砂感,珐琅是一种颜料,可以很好地上色,让黄金更加华丽。

设计方面,黄金款式越来越时尚,开始出现跨界合作,包括迪士尼合作、故宫宫廷文化合作等等,甚至“盲盒、国潮”也成为黄金品牌的新风格。

小璐告诉编辑,她看中了一款古金首饰,但是太贵了,要上万元,“只能等有促销活动才能买”。

02

年轻人认真赚钱

尽管商家竭力讨好年轻人,但年轻人似乎对“趁势而上”更感兴趣。

在金币兑换群里,女孩们用尽各种办法“赚钱”,从兑换信用卡积分到京东白条支付红包,不管是新手还是老手,只要想进来,就能找到办法。

其中,攒金豆的门槛最低,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参与。

小编在电商平台搜索“小金豆”,发现1克纯金小金豆的价格在三四百元之间,如果收集够一小瓶的话,也只要万元左右。

小璐告诉编辑,等价格合适她就会买。

我算了一下,我手上持有的金豆平均价格大概是360元,今天的回收价是373元,绝对能赚到。

抢钱女孩们常年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上厮杀,熟悉各商家和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优惠信息。

群里的信息一般是最快的,直接“抄作业”,慢了就拿过来。

你要抢到优惠券,然后还要完成任务才能兑换优惠券,完成这些之后用借条或者银行卡支付会比较便宜。

小璐称,买满一定金额才打折比较麻烦,要先买其他商品补足差额再退钱,如果频繁这样做,账号可能会被封。

另外,她发现以前几乎每天都可以领优惠券,但最近可能领优惠券的人太多,有时会显示“该活动太受欢迎,大部分优惠券已无法领取。

年轻人低价购买黄金首饰,喜欢就自己留着,不喜欢就卖掉或者等有兑换活动再换成自己喜欢的款式。

这时候“囤金群”就成了大家在交易所互通信息的二手交易平台,很多人都会用自己囤积的黄金在低价的时候去换取当季的新品。

社交平台上像小璐这样的“收金女”还有很多,在小编加入的收金群里,大家的昵称前面都写着所在地,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到江苏、重庆,几乎遍布全国。

在小红书上搜索“黄金”等关键词,就会出现数百万条相关笔记,其中不仅有各种黄金饰品的介绍,还有黄金制作的教程。

有用户分享了自己去年9月到12月的黄金收藏记录,从他提供的Excel文件可以看到,三个月内他一共买了150克,平均价格355元,这一代年轻人对黄金收藏确实很认真。

与此同时,直播间也成为年轻人又一赚钱黄金机会。

抢金群中昵称“喵奴”的用户称,自从开通直播间后,她就不再看商场里的价格了。“直播太上瘾了,以前我每年只买一两万的金饰,最近看了一场直播,就买了11万的。”

目前,周大福、周大福、老庙等多个品牌均在淘宝开设直播间,以中国珠宝、中国金、周大生为代表的国产珠宝品牌也在近一年来迅速在快手搭建了自己的直播频道。

03

羊毛是谁?

当然,利用他人也有风险,因为你不知道谁真正得到了好处。

“19.9元、29.9元、169元……”

短视频平台充斥着低价黄金的直播,主播手拿权威鉴定证书,喊着“纯金”、“真钻石”,虽然这样的低价听起来不靠谱,但还是有不少人上当受骗。

一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称,自己在直播间花了3000多元买了16单黄金首饰,直播间说是999纯金,但他收到货验货后发现,没有一件是真金的,有的还是S925银的。

曝光帖下有类似遭遇的消费者还有很多,有人收到货后发现“黄金变成了黄铜”;还有人发现,虽然直播视频显示的是纯金,但实际含金量少得可怜,而且还比在实体店购买还要贵。

除了商品与图片不符外,黄金直播间还时常上演“剧本杀”。

前不久,年货节直播期间,辛巴直播间上演了一幕戏剧性的一幕:一款价值5000元的金手链,因工作人员“疏忽”,被写成1800元,卖出十多万单,导致直播间亏损超亿元。其实,这已经不是辛巴直播间第一次犯这样的“错误”了。放错价格、砸桌子、嫁祸徒弟,都是熟悉的套路和公式。

对此,有眼尖的消费者质疑,按当天金价加上人工成本算,就算定价1800,辛巴也赚钱。不少人在评论区吐槽,

现在卖货都是靠演技、靠剧本。

即便消费者避开了直播间,在线下门店依然存在被“反宰”的风险。

上海市松江区消保委近日对辖区内13家黄金珠宝店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家黄金珠宝店仅口头告知消费者其关于“一价”换货的增值服务,少数专营店没有明确换货规则,涉及中国黄金、中国珠宝等品牌。

小鹿告诉小编,购买黄金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按克买,(金价+人工费)×重量。这个是真金,回收起来更值钱。缺点是款式比较普通。

另一类“固定价格”黄金,是商家自己标价,这种黄金的价格比按克出售的黄金要高,非常漂亮,但是不保值,兑换过程也很复杂。

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黄金”,关于“固定价格”的投诉较多,且大部分问题集中在误导消费和退换货方面。

一名消费者反映,其在金店店员的指导下购买了固定价黄金,后来发现不划算,想换成克重黄金,但店员拒绝了。而且店员告诉他固定价产品可以换成同等价格的产品,但没有明确说明不能换成克重黄金,涉嫌虚假广告。

央视近日还曝光了“定价”金饰的猫腻,一些商家在销售定价金饰时,不标注重量等信息。而且,如果要以旧换新,各个金店的兑换标准都不一样,目前行业内还没有相关标准。

“有钱的时候,就做首饰;穷的时候,就当路费。”对于攒不住钱的年轻人来说,买黄金比买钻石等轻奢侈品“划算”得多。但靠“掠夺黄金”来致富显然是不可能的,毕竟黄金首饰不等同于投资黄金,经验不多的年轻人在无休止的薅羊毛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断送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