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华生活旗下华达利拟进行债务重组的消息,让公众的注意力再度聚焦在宜华集团身上。
华达利为宜华生活全资子公司理想家园的全资子公司,最新公告显示,其因无力偿还部分债务,拟进行债务重组。
宜华生活不仅去年亏损近2亿元,今年还在持续亏损,还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目前其股价在1元/股左右波动。
宜华集团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宜华健康去年的亏损更为严重,资产负债率高达84.68%。
宜华集团作为两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2019年7月与浙江兴业财务发生投资借款纠纷,浙江兴业财务遂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司法冻结宜华集团所持有的宜华生活部分股份。
2019年12月20日,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将宜华集团主体信用级别由AA+下调至AA-,将“15宜基债”、“18宜华01”、“18宜华02”、“19宜华01”、“19宜华02”债项评级由AA+下调至AA-,将“18宜华03”债项评级由AAA下调至AA-。
宜华生活旗下子公司因无力偿还部分债务,计划进行债务重组
6月18日,宜华生活发布公告称,收到全资子公司理想家园国际有限公司(简称“理想家园”)消息,其子公司华达利国际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简称“华达利”)无力偿还部分债务,拟进行债务重组,并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进入司法管理程序。截至目前,在新加坡高等法院对司法管理程序进行正式审理前,新加坡高等法院已委任德勤为临时司法管理人。
华达利于2016年9月被宜华生活全资子公司理想家居私有化收购,收购后成为理想家居的全资子公司。华达利为新加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真皮沙发及相关家具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截至2020年3月31日,华达利总资产、净资产及营业收入占宜华生活合并报表的比重分别为12.81%、15.15%和64.61%。
如今公司已经到了债务重组的阶段,华达利目前的财务状况可想而知。
今年2月以来,华达利因国内生产基地受疫情防控影响复工缓慢,面临交货延迟的问题,同时受欧美、日韩等国家政府发布“限业令”影响,销售低迷,同时海外主要客户也受疫情影响,推迟支付货款。
2020年4月,华大利新加坡主要授信银行因疫情导致流动性收紧而撤回贷款,要求华大利归还未偿还融资。结合华大利实际经营情况,华大利需在海外客户应收账款回收后逐步完成融资资金偿还,华大利短期现金流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
宜华生活去年亏损近2亿,公司已遭调查
宜华生活主营家具、木地板等家居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定位中高端,主导产品包括木质家具及木地板、软体家具等产品系列,旗下拥有多个自主品牌。
2019年,宜华生活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下滑,其营业收入约52.44亿元,同比下滑29.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85亿元,同比下滑147.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2.07亿元,同比下滑155.51%。
对于亏损原因,宜华生活于业绩预告中表示: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北美市场客户订单减少,由于北美仍为公司主要出口销售市场之一,公司销售中心短时间内难以转移,导致出口收入同比大幅下降。
截至2019年末,宜华生活资产负债率已由2018年末的53.16%下降至51.96%,但仍高于50%。
因2019年度财务报告被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亚审(2020)1356号),宜华生活股票自2020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今年一季度,宜华生活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约2.68亿元。
截至2020年3月25日,宜华生活控股股东宜华集团持有上市公司股份29.02%;宜华集团冻结股份数量占其所持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66.22%,占宜华生活总股本的19.22%。
4月24日,宜华生活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宜华生活立案调查。
今年5月,宜华生活董事黄国安、刘伟红及董事长刘庄超增持上市公司股票,三人分别以自有资金买入宜华生活50万股,其中黄国安、刘伟红平均买入价格为0.99元/股,刘庄超平均买入价格为1元/股。
宜华生活2004年上市,发行价6.68元/股,上市后股价最高时曾突破20元/股。
2020年至今,宜华生活股价从未超过4元/股,被调查以来持续下跌,多次跌破1元/股。截至6月18日收盘,其股价为1.21元/股,总市值为17.94亿元。
宜华健康去年亏损逾15亿,资产负债率高企
宜华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住宅生活、医疗养老、地产及酒店、资本金融四大产业为一体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不仅是宜华生活的控股股东,也是另一家上市公司宜华健康的控股股东。
宜华健康历经数次转型,目前已确立医疗机构运营及服务、养老社区运营及服务两大业务核心。
2019年,宜华健康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下滑,其营业收入约17.92亿元,同比下滑18.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72亿元,同比下滑986.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约-18亿元,同比下滑1413.93%。
宜华健康亏损的原因有很多,其在业绩预告中列举了商誉减值准备、资产减值准备、预期信用损失准备、医院投资运营板块收入与净利润同步下降、合同纠纷等8个方面。
截至2019年末,宜华健康的资产负债率已由2018年末的69.5%上升至84.68%。宜华健康还在年报中表示:“公司流动负债大于流动资产,可能导致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公司于2020年3月18日披露了《2020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司加快实施本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计划,旨在进一步优化公司财务结构,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减少财务费用,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同时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及其对应的优质资源,助力公司在医疗健康及养老服务需求方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推动公司在医养结合产业走得更深更远,实现公司更加持续稳定的发展。”宜华健康表示。
宜华健康目前股价也不高,今年以来股价未超过6元/股,截至6月18日收盘,其股价为3.83元/股,总市值为33.62亿元。
宜华集团于2007年9月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宜华集团执掌期间,宜华健康股价一度达到27元以上/股的高位。
宜华集团实际控制人是贾跃亭同学,曾投资乐视产业
宜华集团的掌舵人是潮州商人刘绍喜。
公开资料显示,刘绍西出生于1963年,1987年创业,1995年创立宜华集团。刘绍西曾任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中国-加蓬贸易投资工商理事会会长、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广东省慈善总会名誉会长、广东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等职务。
“他800元起家,上市后市值高达80亿”、“低调的广东富豪:拥有600万亩森林资源,被誉为中国木业大王。”记者搜索发现,网上流传着各种有关刘绍喜“传奇人生”的故事。
据时代周刊报道,刘绍喜堪称汕头上市公司的资本教父,因为“澄海当地一位政府官员告诉时代周刊记者,刘绍喜在澄海的权势很大,很多大公司想上市,但由于缺乏资源和渠道,不得不寻求刘氏兄弟的指导。”
两家上市公司去年累计亏损近18亿,股价持续低迷,作为实际控制人的刘绍喜财富也明显缩水。
去年3月,新京报记者从宜华集团官网获悉,目前集团总资产逾850亿元,战略投资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120余家,旗下拥有200余家境内企业及海外办事处,并控股宜华生活、宜华健康两家上市公司,“宜华”品牌价值达175亿元。
目前,该集团官方网站上尚无该集团总资产的数据。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刘绍熙还是乐视网创始人贾跃亭长江商学院的同学,曾参与乐视汽车生态圈、乐视全球等的投资。
那是2016年,那时贾跃亭还没有出逃美国,乐视七大生态也还没有分崩离析成今天这个样子。
2016年11月15日,贾跃亭在微博写道,“太感动了!感谢长江CEO6班全体同学对乐视、对超跑生态梦想的充分信任和大力支持。感谢海澜集团董事长周建平、恒兴集团董事长柯希平、宜华集团董事长刘绍熙、敏华控股董事长黄敏莉、鱼跃集团董事长吴光明、绿叶集团董事长刘殿波、晨兴集团董事长陆文春。特别感谢班长建平昨天带领60多位企业家过来交流,一致认可生态模式。乐视的转折点,未来的风景。”
据当时的新闻稿,当天,刘绍熙等人在乐视大厦与乐视控股正式签署了总额6亿美元的投资协议,投资资金将分为两期,第一期3亿美元将于月内到账,资金将投资于乐视汽车生态和乐视全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闫霞编辑李维嘉陈莉校对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