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黄金周七年发展历程:从井喷到理性,给人新的启发

2024-06-22 15:13

黄金周七年发展回顾

2005年10月1日 08:01 大众网-齐鲁晚报

从1999年开始,黄金周已经走到了第七个年头。回顾黄金周的发展历程,有起有落,有争议,犹如一场变奏。我们来梳理一下黄金周的发展历程,井喷、规范、反思、理性,虽然它始终伴随着争议,但更多的人已经习惯了黄金周带来的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回首这七年,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也像一面镜子,给人新的启发……

客流激增让人措手不及

■关键词:刺激消费、压力、节假日经济、暴利

1999年国庆节是黄金周正式开始的,当时国务院专门发了一个文件,主要目的就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但是,由于国庆节和天气原因,1999年国庆节旅游人气并不高。

春天正是出游的好时节。2000年五一黄金周,人们趁着长假出游,大部分传统旅游景点都人头攒动。当时媒体用“井喷”一词来形容这种突如其来的旅游热潮。那一年,我省泰山景区创下了一天接待5万多人的纪录,这一纪录至今无人打破。车站、景区,人们排队等汽车、缆车,一等就是几个小时。买票难、订房难、上车难……很多人还对这一幕记忆犹新。

蜂拥而至的游客给各旅游热点地区的景区、酒店、交通、餐饮等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导致住宿、餐饮等价格暴涨、暴利。

此后,人们惊讶地发现黄金周竟然蕴藏着如此多的“黄金”。媒体用“满满一碗”来形容商家的收获,用“假日经济”来形容黄金周的新动力。此后,旅游包机、旅游专列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拿着护照出国旅游。真正的大众旅游热潮正是从那时开始的。

政府采取行动规范转移

■关键词:冷暖线分流 旅游预测 节假日办公 景区容量 黑马

黄金周初期客流的集中爆发,不仅展现了旅游业的潜力,也暴露出旅游业存在的现实问题和供需瓶颈。大量盲人游客聚集在传统文化景区,给景区管理带来新的挑战。拥挤的游览过程带给很多人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这还是旅游吗?

政府行动起来,一方面开始大力推广一些非主流的冷暖航线,另一方面开始成立假日办,推出旅游预报系统,把各地热点地区纳入监测范围,通过媒体发布旅游动态信息,宏观调控客流方向,引导游客避开旅游高峰、旅游热点地区。同时开始公布一些景区的最佳容量,在这个容量之下,人们的游览是舒适的,景区的压力也在合理范围内。

一些新兴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容量大的山地型旅游景区迅速崛起,成为市场的“黑马”。比如人气爆棚的蒙阴蒙山就是一例,在众多森林公园中率先打出“天然氧吧”的品牌,黄金周接待游客量甚至超过泰山。这样的“黑马”案例在黄金周的发展中屡见不鲜,年年都有。比如后来的江北水城聊城、沂水地下奇观旅游区、青岛海底世界等,都借着黄金周的天时、地利、人和,迅速“爆红”。黄金周也因此成为景区的“试金石”。

随着黄金周的开展和社会各界对假日旅游的关注,游客的信息渠道也不断增多,旅游消费逐渐趋于理性,有效缓解了黄金周旅游供需矛盾。

取消预订引发争议

■关键词:取消带薪休假争议

政府宏观调控客观上起到了引导客流、引导市场的作用。但围绕黄金周的争议或质疑从未停歇。至于全民出游7天长假的消费方式和制度安排,究竟利多还是弊多?对此,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保留黄金周制度,二是取消黄金周,以带薪休假取而代之。一些舆论也相继给出“分散节假日”、“分地区分制度”等建议。

但现实情况是,虽然“带薪休假”原则早已被法律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真正能够落实到位的单位却寥寥无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带薪”“休假”的休闲方式依然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

国家假日办日前也充分肯定了黄金周的合理性。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带薪休假”覆盖面小、落实不到位、周末时间短导致长途旅行无法进行等诸多因素制约下,基本覆盖全民的公共假日,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也符合我国重家庭的传统观念,为举家出游创造了条件。

旅游部门的统计数据也提供了佐证,如2000年国庆假期我省接待游客人数达509.2万人次,2004年国庆假期接待游客人数达1077.8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20.78亿元增长到56.07亿元。实施黄金周以来,全国旅游总人数已达10.7亿人次,每年三个黄金周都呈现同比快速增长的趋势;从2000年国庆假期至2005年五一假期的十多个黄金周,全国旅游总收入达4292亿元。

对于很多游客来说,黄金周已经成为他们最期盼的假期,带薪休假与黄金周完全是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

七年之痒回归理性

■关键词:休闲、平衡、理性、自驾、生活方式、尊重市场

随着黄金周进入第七个年头,关于黄金周“七年之痒”的争论愈演愈烈,支撑这一观点的事实是,旅行社黄金周接待量开始出现下滑,不再像以前那么好。

这只是很小的一方面,据了解,虽然黄金周各省级旅行社接待游客数量呈下降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黄金周失去了魅力,恰恰是市场更加理性、均衡的体现。

据悉,1999年前后,我省旅游景点仅有500个左右。据省旅游局掌握的数据,如今售卖门票的收费景点已超过800个。随着生态、人文、健身、休闲、娱乐等各类旅游产品的丰富,全省旅游景点的市场容量大大增加。以济南为例,短短几年间,济南市郊除了市区三大景区外,各类大大小小的景点已达40余处,形成了丰富的环城游憩带。如果加上免费景点,市场容量将比以前更大。

此外,人们的出行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由观光向休闲的发展趋势开始显现。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满足于匆匆而过、漫无目的的观光旅游,而更加注重休闲的品质,更愿意和家人或朋友在景区多呆几天。自驾游群体的增长,使得这些游客的选择更加灵活,不必像跟团游客那样受到交通条件的限制。我省的交通条件十分便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容量。

山东省旅游局假日办相关人员认为,黄金周的发展让旅游真正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虽然伴随着争议,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黄金周从无序走向均衡理性的发展过程中,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不容忽视。只要尊重市场规律,以游客为中心,黄金周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本报记者温涛

相关主题:2005年国庆黄金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