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24 年一季度粮价运行情况及未来走势分析

2024-06-26 15:06

2024年一季度,该地区玉米、大豆收购价格下降,小麦收购价格小幅上涨,成品谷物零售价格总体稳定。从当前市场形势看,短期内粮食价格会受到供需结构、市场预期、国际形势等因素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在粮食生产有保障、价格有支撑的政策环境下,有利于粮食价格稳定的因素会增加, 全年粮食价格将保持基本平稳运行。

一、一季度粮价运行情况

(一)原粮收购价格

1.玉米

2024年一季度玉米均购价格为117.98元/50公斤,较2023年四季度下降7.12%,较去年同期下降10.68%。

从月度价格走势来看,玉米收购价格总体呈现小幅波动趋势。1-3月,全区玉米标准产品均购价格环比分别为-4.33%、-2.02%和2.04%。去年9月以来,玉米收购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卖粮积极性不高。春节过后,随着气温回升,粮食销售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宏观利好下,深加工企业盈利能力较好,玉米消费加速,玉米收购价格逐步小幅回升。

2. 大豆

呼伦贝尔2024年一季度大豆均购价格为248.64元/50公斤,较2023年第四季度下降4.83%,较去年同期下降16.19%。

从月度价格走势来看,大豆价格企稳小幅回落。1-3月,该地区大豆平均收购价格环比分别为-1.03%、-2.78%和-2.48%。国内大豆总产量增加,春播前,为缓解资金压力,大豆销售进度加快,但整体市场消费不高,下游企业观望情绪浓厚,特别是国际大豆价格波动将深刻影响国内,大豆价格持续下跌。截至3月下旬,呼伦贝尔大豆收购价格为240.50元/50公斤,较年初下跌6.87%。

3.小麦

今年一季度,全区小麦标准品均购价为145.93元/50公斤,较2023年四季度价格微升0.02%,同比上涨2.99%。

从月度价格走势来看,小麦收购价格略有波动。1-3月,全区小麦均收购价格环比分别为-0.06%、0.39%、0.00%。春节前夕,用粮企业采购量增加,交易市场活跃,小麦收购价格迎来小幅上涨浪潮。截至3月底,全区小麦标准品均购价为146.12元/50公斤,较年初上涨0.62%。

(2)成品粮食零售价

一季度,全区粳米、特种面粉、标准面粉、玉米粉零售价格分别为每500克3.18元、3.10元、2.56元、2.58元,与2023年四季度相比,粳米零售价格上涨0.95%,特种面粉零售价上涨0.95%,特种面粉零售价上涨, 标准面粉和玉米粉分别下跌0.32%、0.39%和0.77%;与去年同期相比,粳米、特种面粉、标准面粉零售价分别上涨1.27%、2.65%和4.92%,玉米粉零售价下跌1.53%。

今年以来,特种粉、标准粉零售价格总体保持稳定;粳米零售价格小幅上涨,玉米粉零售价格小幅下跌。截至3月底,粳米、特种面粉、标准面粉、玉米粉每500克均零售价分别为3.20元、3.10元、2.56元、2.57元,与年初相比,粳米、特种面粉零售价格分别上涨0.63%和0.16%, 玉米粉和标准面粉零售价格分别下跌0.96%和0.20%。

二、后期食品价格走势预测

(一)政策保障为全年粮食价格稳定奠定了总基调

一揽子政策为稳定粮食产量和价格提供了有力支撑。一、综合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需、国内外市场价格、产业发展等因素,2024年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27元、129元、131元,较2023年早籼米每斤上涨0.02元/斤, 连续5年饲养,中后期籼稻、粳稻保持稳定。2024年,国家将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施最低收购价格政策。2024年生产的小麦(三类)最低收购价格为每50公斤118元,较2023年水平上涨0.02元/公斤。小麦和大米的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将支持小麦和大米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二是继续扩大全费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的实施范围,实现全国三大主粮覆盖。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农业收入。三是种植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对粮食主产区,国家进一步明确建立省级粮食产销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深化多渠道产销合作,将有效缓解粮食价格剧烈波动。四是继续落实耕地保护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米补贴,继续落实“扩大大豆、扩大油籽”的政策目标,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

(二)玉米价格继续承压

供需方面,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潮汐粮储存难度增加,农民玉米销售积极性增加,粮食销售进度将进一步加快。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高位,玉米消费呈现高水平。农业农村部印发的生猪产能调控方案对玉米饲料需求端有一定影响。市场预期方面,国际市场玉米供应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预测2023/24年度进口玉米均价下调250元/吨,进口玉米价格下跌将影响国内玉米收购价格重心下移。整体来看,预计后期玉米将继续承压运行。

(3)小麦收购价格窄幅波动

新小麦市场前市场过剩粮食不足,制粉刚性需求不变,带动小麦价格小幅上涨。6月新小麦陆续上市,新粮集中上市,价格分阶段下跌。预计二季度小麦收购价格将在一定区间内波动。

(四)国内大豆价格重心持续偏低

2023年国内大豆再创新高,加之新大豆上市后交割缓慢,基层粮食过剩较大,导致未来市场陈年大豆供应仍比较充足。国内大豆年消费量相对稳定,形成“食用为主、少量压榨、深加工”的消费格局。强供弱需求难以支撑大豆价格。此外,国际市场大豆供应充足,进口价格较低影响国内大豆价格。预计二季度国内大豆价格重心将继续走低。

基于以上分析,短期内粮食价格将受到供需结构、市场预期、国际形势等因素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在粮食生产有保障、价格有支撑的政策环境下,有利于粮食价格稳定的因素将增加,粮食价格全年保持基本稳定的运行趋势。

2024年一季度,该地区玉米、大豆收购价格下降,小麦收购价格小幅上涨,成品谷物零售价格总体稳定。从当前市场形势看,短期内粮食价格会受到供需结构、市场预期、国际形势等因素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在粮食生产有保障、价格有支撑的政策环境下,有利于粮食价格稳定的因素会增加, 全年粮食价格将保持基本平稳运行。一、一季度粮食价格运行情况 (1)原粮收购价格 1.2024年一季度全区玉米均购价格为117.98元/50公斤,较2023年四季度价格下降7.12%,较去年同期下降10.68%。从月度价格走势来看,玉米收购价格总体呈现小幅波动趋势。1-3月,全区玉米标准产品均购价格环比分别为-4.33%、-2.02%和2.04%。去年9月以来,玉米收购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卖粮积极性不高。春节过后,随着气温回升,粮食销售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宏观利好下,深加工企业盈利能力较好,玉米消费加速,玉米收购价格逐步小幅回升。   2、大豆 2024年第一季度呼伦贝尔大豆均收购价格为248.64元/50公斤,较2023年第四季度价格下降4.83%,较去年同期下降16.19%。

从月度价格走势来看,大豆价格企稳小幅回落。1-3月,该地区大豆平均收购价格环比分别为-1.03%、-2.78%和-2.48%。国内大豆总产量增加,春播前,为缓解资金压力,大豆销售进度加快,但整体市场消费不高,下游企业观望情绪浓厚,特别是国际大豆价格波动将深刻影响国内,大豆价格持续下跌。截至3月下旬,呼伦贝尔大豆收购价格为240.50元/50公斤,较年初下跌6.87%。3、小麦 今年一季度,该地区小麦标准品均购价为145.93元/50公斤,较2023年四季度价格小幅上涨0.02%,较去年同期上涨2.99%。从月度价格走势来看,小麦收购价格略有波动。1-3月,全区小麦均收购价格环比分别为-0.06%、0.39%、0.00%。春节前夕,用粮企业采购量增加,交易市场活跃,小麦收购价格迎来小幅上涨浪潮。截至3月底,全区小麦标准品均购价为146.12元/50公斤,较年初上涨0.62%。(2)全区一季度成品粮零售价分别为每500克3.18元、3.10元、2.56元、2.58元,与2023年四季度相比,粳米零售价格上涨0.95%,特种面粉、标准面粉、玉米粉零售价格下降0.32%, 分别为0.39%和0.77%;与去年同期相比,粳米、特种面粉、标准面粉零售价分别上涨1.27%、2.65%和4.92%,玉米粉零售价下跌1.53%。

今年以来,特种粉、标准粉零售价格总体保持稳定;粳米零售价格小幅上涨,玉米粉零售价格小幅下跌。截至3月底,粳米、特种面粉、标准面粉、玉米粉每500克均零售价分别为3.20元、3.10元、2.56元、2.57元,与年初相比,粳米、特种面粉零售价格分别上涨0.63%和0.16%, 玉米粉和标准面粉零售价格分别下跌0.96%和0.20%。二、后期粮价走势预测 (一)政策保障为全年粮食价格稳定奠定了大基调,一揽子政策为稳定粮食产量和粮价提供了有力支撑。一、综合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需、国内外市场价格、产业发展等因素,2024年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27元、129元、131元,较2023年早籼米每斤上涨0.02元/斤, 连续5年饲养,中后期籼稻、粳稻保持稳定。2024年,国家将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施最低收购价格政策。2024年生产的小麦(三类)最低收购价格为每50公斤118元,较2023年水平上涨0.02元/公斤。小麦和大米的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将支持小麦和大米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二是继续扩大全费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的实施范围,实现全国三大主粮覆盖。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农业收入。

三是种植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对粮食主产区,国家进一步明确建立省级粮食产销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深化多渠道产销合作,将有效缓解粮食价格剧烈波动。四是继续落实耕地保护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米补贴,继续落实“扩大大豆、扩大油籽”的政策目标,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2)玉米价格继续承压运行 供需方面,随着气温逐步回升,潮汐粮储存难度增加,农民玉米销售积极性增加,粮食销售进度将进一步加快。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高位,玉米消费呈现高水平。农业农村部印发的生猪产能调控方案对玉米饲料需求端有一定影响。市场预期方面,国际市场玉米供应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预测2023/24年度进口玉米均价下调250元/吨,进口玉米价格下跌将影响国内玉米收购价格重心下移。整体来看,预计后期玉米将继续承压运行。 (3)小麦收购价格窄幅波动,新小麦上市前市场剩余粮食,制粉刚性需求不变,带动小麦价格小幅上涨。6月新小麦陆续上市,新粮集中上市,价格分阶段下跌。预计二季度小麦收购价格将在一定区间内波动。(4)国内大豆价格重心持续走低,2023年国内大豆再创新高,加之新大豆上市后交割缓慢,基层粮食过剩较大,导致未来市场陈年大豆供应仍较为充足。

国内大豆年消费量相对稳定,形成“食用为主、少量压榨、深加工”的消费格局。强供弱需求难以支撑大豆价格。此外,国际市场大豆供应充足,进口价格较低影响国内大豆价格。预计二季度国内大豆价格重心将继续走低。基于以上分析,短期内粮食价格将受到供需结构、市场预期、国际形势等因素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在粮食生产有保障、价格有支撑的政策环境下,有利于粮食价格稳定的因素将增加,粮食价格全年保持基本稳定的运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