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粮食价格大涨,CPI 与 PPI 剪刀差达历史高位,通胀风险何去何从?

2024-06-27 15:06

近期粮价开始大幅上涨,玉米期货价格突破3000元,创下新高。$#国际粮食供应紧张,农产品股震荡走强#$牧原股份(SZ002714)$$圣农发展(SZ002299)$$青岛啤酒(SH600600)$

2020年以来,全球通胀风险不断,欧美通胀持续走高,但中国的CPI却一直维持在低位,甚至没有超过2%,这也是中国一直引以为傲的一点,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并不完全是好事。

一般而言,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带动工业品价格上涨,能源价格上涨会增加运输成本,从而全盘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但中国的PPI一直紧跟国际市场,而CPI却没有。从历史数据看,CPI与PPI的差距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从历史经验看,很难长期维持这么高的水平,最终还是会回到均值,要么PPI下降,要么CPI上升。如下图所示,极值点都是短期的。

在俄乌冲突引发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原材料价格短期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大概率仍将维持在高位,因此在此背景下,CPI向PPI收敛的可能性大于PPI向CPI收敛的可能性。

一方面,食品价格上涨已是先兆,因为食品是大宗商品,是食品成本的主要来源,食品价格上涨将导致猪肉、鸡肉等产品养殖成本上升,进而推高食品、饮料价格。

另一方面,2020年以来,防疫成本压缩下的消费疲软是CPI涨不上去的主要原因,社会零售消费在经历近1-2年的下滑后有望触底反弹,2月份已开始回暖。而且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出口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为实现5.5%的经济增长目标,投资和消费将成为未来财政刺激的重点,消费有望回暖。

所以,这一次中国可能会面临通胀的压力。

那么,在通胀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投资哪些行业呢?

1)猪肉:虽然短期来看,本轮猪肉价格上涨或仅受原料价格及需求回暖影响,难以持续,但作为防御性板块,短期仍有机会;

2)必需品:必需品或将涨价,前期因原材料涨价导致利润下滑的品牌企业或将迎来涨价时机。

3)种业:随着粮食价格上涨,下一步将是扩大生产。种子的质量非常重要,领先的种业可能会受益。

尽管如此,2022年整体上仍需采取防御性心态和资产配置组合,可适当投资逆周期及低估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