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国际海运价格狂飙,航运板块持续走强,你关注了吗?

2024-07-09 07:03

运费连续三次上涨,国际航运新一轮“涨价潮”来袭?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赖振涛广州报道

2023年末,在红海危机的冲击下,国际海运价格一路“暴涨”,首当其冲的欧美航线,短短一个月内运价就上涨了一倍。近期,国际运价非但没有逐步回落,反而再度迎来“齐涨”。

4月19日,最新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发布,运价指数环比上涨12.5点至1769.54点,周涨幅0.7%,实现三连涨。值得注意的是,远东至南美航线运价持续飙升,涨幅高达14%,两周内涨幅逾千美元,成为推升整体运价上涨的关键力量。

资本市场航运板块也持续走强,截至4月17日,Wind航运指数3月份以来累计上涨11.49%,成分股中,招商轮船、中远海运、招商海运3月份以来涨幅均超过20%。

5月份,长荣、达飞等8家船公司均宣布将加收综合费率附加费。此前不久,一大批国际船公司已宣布一轮涨价,包括中远海运、马士基、地中海航运、赫伯罗特、万海航运、现代商船等多家船公司均发布通知上调运价,部分航线运价涨幅接近70%。

总体来看,国际航运是否会迎来又一波涨价潮?航运控制着全球近90%的货物运输,此次价格变动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外贸成本?同时,航运价格上涨是否可以看作是全球贸易复苏的标志?

运费连续三次上涨的背后

观察此轮运价上涨,南美、波兰香港两大航线是带动运价上涨的主要动力。

上海航运交易所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显示,波斯湾及红海航线对涨幅贡献最大,本期运价指数较上周上涨11.8%;其次是南美航线,上涨9.5%。远东至欧洲、地中海、美西、美东四大航线中,欧洲航线运价保持稳定,地中海航线运价小幅上涨,远东至北美航线运价略有下滑。

波斯湾、红海航线运价飙升明显与中东地缘政治局势不稳定有关,而南美航线则受到新兴市场订单需求增强的推动,连续三周录得两位数增长。

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会长康树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南美航线价格大幅上涨,一定程度上与疫情过后库存减少,需要补充拉美市场库存有关。

南美市场的火爆从此前的进出口数据中可见一斑,据商务部数据中心统计,今年2月,我国对巴西、墨西哥进出口同比增长均达到两位数,分别为33.3%和18.9%。

中国(深圳)综合发展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副所长王震表示,巴西、墨西哥等新兴市场作为人口大国,正成为中国产品借助区域自贸协定拓展南美、北美市场的重要跳板。

其实,不仅仅是南美、波红航线出现涨价,近期已有多家船公司发布涨价通知,多条主力航线将出现涨价。

5月份开始,包括地中海航运、马士基、达飞、中远海运、赫伯罗特、现代商船等船公司将继续调整欧洲、地中海及北美相关航线运价。若各大船公司5月份顺利执行综合费率附加费(GRI)涨价计划,预计美西航线运价涨幅将至少达到30%,美东航线运价涨幅将超过23%。

一方面,补库存需求增加给了船公司涨价的信心。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首席信息官许凯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全球局势动荡,导致买家倾向于维持较高水平的库存,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这种转变由前两年的去库存趋势转变为贸易需求的短期增加。

另一方面,随着地缘政治形势推高运输成本,航运企业将寻求提高价格以缓解成本压力。

徐凯表示,红海、地中海航线效率减半、绕行好望角导致的海运运力周转放缓也是导致运价上涨的重要因素。集装箱船绕行造成的运力缺口可能带来运价上涨,这种运力短缺可能在一定时期内支撑运价上涨。

康树春表示,目前苏伊士运河—红海航线的通航率仅为50%,船舶继续走此航线将不得不投入更多安全保障,而绕行好望角又会增加航运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船公司一般会要求加征GRI(综合费率上涨附加费),因为这不是基础运价的调整,船公司加征GRI在运价指数中的表现一般并不明显。

此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王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进出口贸易平衡也是影响航运成本的重要因素,货物出口持续增长,但进口量较少,船舶回程出现大量空仓,也会无形中增加运费成本。

实际水温

航运价格是全球外贸的“晴雨表”,那么近期航运业和航运价格的走强是否能反映出全球贸易的复苏呢?

世贸组织在4月10日发布的《全球贸易前景与统计》报告中预计,2024年全球贸易总额将增长2.6%,2025年将再增长3.3%,而2023年在全球外贸需求萎缩的情况下,全球贸易额下降了1.2%。世贸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在报告中分析,2024年全球贸易反弹,主要得益于通胀改善和货币政策预期正常化。

徐凯认为,船公司运价上涨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全球外贸的复苏。在中国出口贸易结构更加多元化的背景下,金砖国家、“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增长令人印象深刻,说明中国外贸发展更加稳健,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货运需求的增加,体现出全球贸易活动的恢复和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海运价格上涨外,航空、铁路运输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

铁路运输方面,中国铁路总公司日前发布消息称,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共开行4541列,发送货物49.3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9%和10%。

航空货运方面,航运数据与情报平台Xeneta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全球航空货运市场需求连续第三个月同比增长11%,特别是亚太地区至各地区运价均出现大幅上涨,尤其是亚太至欧洲、亚太至北美的平均运价均已达到或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一方面,地缘政治形势对海上运输造成冲击,货主将转向铁路或空运;另一方面,铁路和空运价格的上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跨境电商的推动。

根据 Cargo Facts Consulting 的数据,Temu 每天运送约 4,000 吨货物,Shein 每天运送 5,000 吨货物,阿里巴巴每天运送 1,000 吨货物,TikTok 每天运送 800 吨货物。这家咨询公司表示,这相当于每天约有 108 架波音 777 货机飞往美国。

在王建看来,跨境电商通常涉及小包裹商品,利润率相对较高,对时效性要求也更高,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铁路、航空运输需求的增强。

但需要进一步分析的是,未来全球贸易的复苏是否足以支撑航运等国际运价的继续上涨?

康树春告诉记者,此次国际海运价格大幅上涨,主要原因是市场出现较多临时性波动,给了船东重新调整航线和运价的机会,形成了紧张的氛围。从市场订单反馈来看,未来支撑运价继续上涨的全球经济贸易基本面并不充分。

“全球航运被少数几家巨头垄断,九大船公司掌控着全球约90%的运输货物,当风险上升或外贸普遍不景气时,船公司往往会联手涨价,推高运价。”康树春称,历史上船公司涨价多次,但结果往往是运价过高抑制了订单需求,部分船公司无法承受运力闲置带来的经营压力,不得不偷偷下调运价,最终整体航运价格回落至正常水平。“我个人预计7月前运价会有所回落,同时船东的财务数据也不会有好的表现。”

航运价格是否继续上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球贸易的复苏情况。不过,正如世贸组织在上述报告中警告的那样,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一些国际贸易壁垒仍可能对复苏前景构成风险。

对于国内企业而言,面对国际海运价格的频繁波动,向高附加值转型是应对变化的唯一途径。王建指出,要减少运价变动等各种偶然因素对利润的影响,关键是提高利润率的弹性,“薄利多销不利于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