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黄金现货流动性吃紧并非首次,历史场景重现,期货市场受影响

2024-07-29 12:02

事实上,黄金现货流动性紧张并非历史上首次。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2008年9月至2009年春季,全球黄金需求飙升,但铸币厂却无法跟上金条和金币需求的激增。许多北美黄金现货交易商面临现货短缺和长达数月的交货延迟。这种供需不平衡在价格上反映为金币溢价上涨。

以全球五大投资金币之一的美国鹰金币为例,这段时间内该币的溢价率是平时的两倍多。

失控的一天:黄金价差和利差创下新高,多头挤压助长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现货黄金危机随即把黄金的“紧张情绪”传导至期货市场,伦敦不再有足够的现货黄金运往纽约进行期货交割,黄金报价出现了罕见的异常现象。

3月24日,全球各大银行的黄金报价持续出现异常,时而中断,时而价差不规则扩大,当日部分券商黄金报价价差甚至达到3000点以上,部分黄金报价一度暂停。

“一般价差在1000点左右波动,黄金价差在3月24日曾达到3000多点,随后恢复正常,主要受到美联储降息影响。”恒泰期货高级研究员戴俊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美联储降息至零,30多个国家纷纷效仿,减少了纸币的持有量,强化了黄金的货币属性,导致流动性吃紧。CME当时紧急上调了保证金,否则会引发市场波动。

江信学院院长许亚新表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黄金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国际黄金市场属于做市商制度,正常波动的市场中,有很多银行、大型机构做市,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因此波动的波幅很小。但由于欧洲疫情蔓延,欧美股市动荡,导致金价出现不正常。”

他分析称,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自3月23日起暂停交易,离场后,不少交易员受到欧洲严格监管体系限制,无法及时有效做市,导致流动性不足。另一方面,欧美股市连续暴跌,引发金融市场动荡。黄金价格刚刚经历一轮巨幅波动,一天的波动幅度甚至超过了过去一周甚至一个月的波动幅度,导致不少拥有做市资质的机构选择袖手旁观。

此外,原本黄金市场每天有大量的散户投资者,但近期的波动导致杠杆市场中不少散户投资者被爆仓,市场散户投资者数量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的流动性,因此不少大型银行也暂停了黄金报价,或者加大了买卖价差以控制风险。

在兴业银行研究部分析师张俊涛看来,价差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瑞士黄金精炼厂关闭,部分航班取消,导致黄金运输交割出现障碍。现货短缺带来流动性问题,导致伦敦金银市场报价价差扩大。他认为,“价差扩大的直接影响是交易成本大幅上升,市场交投变得清淡,尚未入市的投资者选择观望。”

同时,黄金期货与现货价差日内一度触及75美元/盎司的高位,期现溢价创近11年来新高;纽约黄金期货与伦敦现货黄金收盘价差也创下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以来的最大纪录。

“一般来说,伦敦金现货与COMEX近月期货合约的价差在几美元到十几美元之间,价差创历史新高主要是因为现货交割问题。”张俊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伦敦金银市场与COMEX的交割标准不同,加剧了现货市场的紧张局面。同时,COMEX黄金期货的多头仓位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期货与现货的价差带来了套利交易的机会,因为普遍认为价差会出现均值回归的特征,投资者会押注做多伦敦金,做空COMEX黄金,这样的套利会逐渐收窄价差。

虽然伦敦是全球贵金属交易的中心,但是C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要求交割的金条是100盎司,而伦敦金现货则是以400盎司计算,因此伦敦金需要经过熔炼,达到美国标准后才可以交割。

为缓解交易波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3月24日晚间表示,已注意到纽约市场黄金波动带来的流动性问题,将向CME提供协助,改善黄金交割情况。LBMA及多家从事黄金交易业务的银行要求CME在纽约黄金期货收盘结算时接受伦敦金。目前,黄金报价价差和现货价差已逐步恢复正常。

疫情蔓延:市场分歧犹存,看涨声音逐渐增多

但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仍在蔓延。

3月30日,全球最大黄金买家俄罗斯央行宣布停止购买黄金,现货黄金再度下跌,31日收盘价跌破1600美元/盎司。

贝莱德基金投资经理Russ Koesterich在3月31日撰文称,“当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都在下降时,黄金可以实现其预期目标:帮助隔离投资组合,并充当对冲股市风险的工具。”而且,美元指数已从2月份的高点下跌近3%。从历史角度来看,当美元下跌时,金价表现良好。

4月6日,纽约黄金期货不负众望,突破1700美元/盎司,涨幅逾3.57%。上述资深市场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金价波动的时期已经过去,一方面是情绪过去,另一方面美联储“无限量QE”必然导致通胀,金价也会上涨。他还称,不排除套利、强行平仓,但很难说,因为每一笔交易都是双方平衡的,肯定有买家和卖家。但当不平衡的时候,就可能出现价格波动。在他看来,最明显的就是大基金、ETF基金。当黄金、白银下跌的时候,大家都很悲观的时候,就加仓,这也是一个风向标。

4月9日,为保护美国经济免受新冠疫情冲击,美联储推出范围广泛、规模达2.3万亿美元的救助计划,支持地方政府和中小企业。当日,现货黄金最高价报1690.32美元/盎司,涨幅2.72%;纽约黄金期货最高价报1754.5美元/盎司,涨幅4.5%。

华安基金助理总经理许志燕对记者表示,黄金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资产配置价值。他表示,过去5年,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年年都在赚钱。此外,黄金还能抵御货币超发,其资产配置价值目前被国内投资者低估。至于配置什么样的黄金资产?他建议实物黄金是必须配置的,可以选择黄金ETF的投资,交易流动性高,管理费低。

上述资深市场人士告诉记者,普通百姓是否投资黄金,取决于全球政局,是稳定还是动荡。第二个因素是经济因素,不同国家是否有强烈的要求削弱美元霸权的诉求。一个国家如果要摆脱美元,树立国家权威,肯定需要黄金,这也是近年来世界各大国纷纷增持黄金的原因。

不过,也有分析师对投资者入市购买实物黄金持谨慎态度。贵金属分析师张金磊对记者表示,资金量大的投资者可以考虑,但也有人不太建议。一是目前金价过高,市场为了避险都在大量买入美元,黄金的避险属性不是很明显;二是现在现金为王,金价涨幅受到抑制,大幅度的涨跌已经成为常态,抄底对于短线投资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合适的时机。

截至4月22日20:50,伦敦现货黄金报1701.42美元/盎司,上涨0.96%。

国内市场:黄金报价一度中断,实物黄金抢购不多

国际黄金市场风起云涌,国内黄金市场也随之涟漪,国内银行相继发布黄金流动性风险提示通知,均源于国际市场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

不过,记者向招商银行方面求证发现,虽然招商银行发布通知称,不排除采取扩大客户买卖价差、暂停交易等措施,但该行并未对买卖价差进行调整。

庆幸的是,虽然国外对实物黄金、金币的需求大幅增加,出现了实物贵金属产品交割延迟的情况,但记者在走访银行时发现,对于国内银行来说,并没有出现实物黄金产品短缺或交割延迟的情况。

恒泰期货高级研究员戴俊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国内投资者来说,那一刻只是市场情绪引发的波动,不参与也没关系,整体影响没有那么大,因为银行和券商之间的利差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

上述资深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现货市场对现货黄金的需求并不高。

就黄金市场而言,投资者对黄金投资的观念发生了变化,黄金交易的手段更加多样化,不仅限于现货交易。

招商银行总行人士向记者表示,今年3月份以来,随着疫情发展,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剧烈,股市出现大幅回调,而实物黄金具有较强的避险保值属性,国内客户对实物黄金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在全球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建议资产配置中黄金配置不足或配置不足的客户,可以分批购买实物金条进行长期配置。

上海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惠群表示,国内黄金市场的涨跌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国内可以投资的黄金品种还是比较多的,主要有实物黄金、银行账户黄金、黄金ETF、黄金期货等。

同时,王惠群也提醒投资者:今年由于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暴发,全球金融市场受到较大冲击,金融市场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稳定下来,金价或将出现较大震荡。由于近期不确定因素较多,黄金仍有可能出现较大波动,投资者仍需理性投资。

专访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王立新:投资者买入现货黄金应保持长线持有心态,而非短期价格套利

过去一个月,我们不仅见证了历史上罕见的美国股市四次熔断,也见证了金价的暴涨暴跌。尤其是3月16日,美联储宣布紧急降息,联邦基金利率重回零时代。当天现货金价暴跌4.8%,至1487美元/盎司。

这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表面上看,美联储降息、QE之后,通胀、货币贬值是预期,而黄金作为“硬通货”,抗通胀、抗风险能力一直都比较强。此次大跌,让人不禁怀疑黄金是否还具备避险资产的属性?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下,普通投资者是否适合投资黄金?面对大涨大跌,投资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哪些黄金产品值得投资?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世界黄金协会(WGC)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王立新,他表示,当前国际市场现货黄金短缺的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当前经济形势受到疫情影响,黄金消费品需求短期内会受到抑制,但黄金属于特殊金融产品,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下,未来其价格仍将得到较好的支撑。

同时,王立新建议普通投资者购买黄金应该保持长期持有的心态,而不是进行短期价格套利。

NBD:从今年2月底到现在,金价可以说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走势,您如何看待这种走势以及背后的驱动因素?

王立新:金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现如此大规模的波动,在历史上并不常见,今年以来金价首次大涨正是美联储降息引发市场担忧,投资者纷纷涌向保险资产进行风险对冲。

市场为何会突然下跌(3月16日)?西方国家疫情暴发,美联储降息至0-0.25%,令市场措手不及,引发金融市场资产大规模抛售。

投资者(尤其是高杠杆投资者)需要在短时间内筹集大量资金,为规避爆仓风险,需要流动性强的资产套现。黄金作为全球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之一,短时间内很容易套现,因此大量投资者抛售黄金以补充流动性,导致金价暴跌。

随后由于疫情蔓延,各国央行大规模增资防止经济走弱,避险资产受到新的关注,因此金价随后不久出现反弹。

NBD:3月24日黄金期货与现货黄金价差一度达到75美元/盎司,创10多年来最高水平。现在期货与现货黄金的价差仍远高于过去的正常水平。您认为期货与现货黄金的价差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的黄金期货新合约能否缓解期货与现货黄金之间这种过高的价差?

王立新:期货与现货价差过大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几大冶炼厂暂时关闭,以及全球贵金属航运受限,市场担心期货合约到期后无法交割,从而形成过大的价差。如果这两大影响因素得不到解决,短期内价差或难以恢复。

CME推出的黄金期货新合约是新的交易品种,现有的交易品种仍会受到价差影响,在现货黄金短缺的情况下,暂时无法直接解决(期货与现货价差过大)的问题。

NBD:近期一些国际贵金属交易平台上金币、金条的需求量激增,但很多都处于缺货状态,即使有现货也处于预售状态,平台不得不延迟发货。您认为现在是投资者购买实物零售黄金的好时机吗?

王立新:作为黄金投资者,任何时候都可以买入散户黄金产品,而不只是在现货黄金短缺的时候才买入。买入时主要考虑价格是否处于相对低位,买入现货黄金时应保持长线持有的心态,而不是短期价格套利。

如果出发点是短期价格套利,没必要买入现货黄金,可以选择手续费和交易成本低的产品做价格套利。对于投资者来说,不能因为现货黄金短缺就买入更多黄金,这不是一个特定的投资逻辑。

至于欧美市场现货黄金短缺的情况短期内是否会得到解决?这得看疫情的发展,只有等到欧美市场疫情相对稳定,航空管制相对放松后才能解决。美国、加拿大都是黄金主要产国,矿产资源丰富,当地矿产或许能快速补充需求。但欧洲根本不产黄金,现货紧张的情况可能一时半会还无法解决。

NBD:您觉得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下,普通投资者现在是否适合投资黄金?如果适合,以什么形式投资?

王立新:普通投资者把黄金投资当成股票投资,有心态,有操作方法,我觉得出发点就错了,价格涨了就买,涨一点就卖,当真正的金融风险出现的时候,手里没有钱,也没有黄金,黄金就发挥不出所谓的避险功能了。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黄金投资产品,如实物黄金、黄金ETF、纸黄金、账户黄金等,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可以取走现货黄金。

我们对消费者的建议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点是要选择第三方风险最低的交易对手方。比如现在中国很多银行都开通了储蓄账户或者黄金账户。把黄金存放在第三方,​​一定要非常小心,评估第三方风险问题。

其次,应选择手续费和交易成本相对较低的机构,但也要避开一些安全系数较低、打着低成本、低服务等幌子骗取投资者资金的商业机构。

第三,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不要刻意挑战自己不太了解的产品,这样是有风险的。

NBD:您认为未来影响金价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王立新:首先要考虑的是黄金和主权货币,这两者更多的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虽然黄金是以货币来标价的,但是黄金本身的价值并不以各国货币为基础,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各国央行投入的巨额货币必然导致市场货币发行量过大,进而导致货币贬值,这时候黄金的作用就会体现出来。

支撑黄金的第二个因素是需求。黄金具有双重属性,它是一种金融产品,货币属性很强。此外,它还是一种消费品。当经济好的时候,人们手里有现金,会追求美和礼物。因此,他们会购买黄金作为消费品,例如黄金首饰或黄金纪念品。需求会增加。当经济风险大,或出现地缘政治动荡时,黄金的投资功能往往会增加。因此,市场对黄金的需求并不依赖于某一类投资者。需求来源往往比较均匀。

第三是看美国实际利率,以及美元的强弱。现在因为疫情危机,美元、美国国债、美元指数短期内都比较强势,再加上美国政府大规模的经济救市,美元发行量过大,未来美元会不会走弱?黄金跟它是比较负相关的。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虽然当前经济形势受到疫情影响,短期内黄金消费会受到影响,但黄金作为特殊产品,在这种形势下仍将获得较好的支撑。

记者手记 | 特殊时期,普通投资者更需关注风险因素

2020年可以称得上是神奇的一年。

在过去的三分之一年内,美国股市经历了四次熔断,就连曾说“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一次美国股市熔断”的巴菲特,也不断被“刷新三观”;黄金飙升至八年高位,期限利差创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以来最大;原油期货价格史上首次跌至负值。

所有这些异常的市场表现,归根结底都是疫情导致的。投资不能按照常规逻辑去做,否则很有可能血本无归。没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普通投资者在投资时要更加谨慎,更加注重投资风险,更看重风险而不是投资收益。

众所周知,黄金一直被认为是避险资产,但在2020年这个魔幻的年份,黄金却数次丧失了避险功能:跟随股市下跌、遭到投资者抛售、价格大幅波动……期间,有不少投资者简单遵循“乱世买金”的投资逻辑,在高位接手金价后损失惨重。

其实,异常的不仅仅是黄金市场,原油期货收盘报-37.63美元/桶更是令人震惊,按照正常逻辑,“原油即使短期跌到1美元,长期也不会跌破20美元,没想到竟然跌到-37美元!”投资者不仅损失了本金和保证金,还欠下了巨额资金。

众多投资者的惨痛经历证明,简单的投资逻辑在极端的市场条件下已经失效。

如此极端的情况并非第一次发生,2008年的黄金市场情况与今年十分相似,虽然极端情况罕见,但未来再次发生并非不可能。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最好的投资逻辑就是不要过度贪婪,同时要比平时更加​​注重风险因素和风险控制。

每经记者 卞万里

记者:卞万里、张卓庆、胡琳、易其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