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人民币汇率波动增大,企业应增强风险意识,摒弃赌单边思维

2024-07-30 07:01

从市场结售汇情况看,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保持总体稳定,尚未形成十分明显的单边预期。

“8.11”汇改后,国内企业的汇率风险意识较五年前有所增强,但企业仍然主要依赖被动风险管理,主动风险管理意识还比较薄弱。在汇率波动加剧的情况下,企业应增强风险意识,摒弃“押注一边”的心态,树立风险中性的理念。

近几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大幅上涨,创下2018年6月底以来的新高。

在此形势下,由于回款周期较长,不少外贸企业面临美元贬值的压力,部分企业采取了措施规避汇率风险。

“我们从今年4月份就开始套期保值了。”浙江一家民营化工企业财务总监告诉记者。该公司目前与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贸易往来,年贸易额约15亿元人民币,日常贸易结算涉及近10种货币。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春节期间,该公司预计年内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汇率波动较大,因此在复工复产后就开始套期保值操作。

“我们每个月收入两三千万美元,每个月都要结汇。”该负责人介绍,现在远期结算溢价比较高,所以美元主要的做法是卖出远期期权和即期结算,把期权费补贴到近端结算价,在获得更优的远期结算价的同时,也抬高了即期结算价,提升了整体的结算收益。粗略算来,通过对冲美元部分,每个月可以减少1%左右的汇兑损失。同时,由于公司贸易结算涉及多种币种,汇率有涨有跌,整体测算,今年以来汇兑部分基本没有亏损。

专家认为,随着汇率波动加大,企业应增强风险意识,摒弃“单边押注”心态,树立风险中性观念。

汇率双向波动较大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先低后高,双向波动弹性明显增强。今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蔓延和全球经济衰退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疲弱,5月末一度跌至12年来最低点。但很快人民币汇率止跌回升。10月份,美元指数维持震荡走势,而人民币汇率则进一步走高,全月升值1.62%。继11月6日突破6.6后,近期人民币汇率再度升值至6.5附近。

“近期人民币升值主要受到经济基本面的支撑。”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近日表示,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是今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出口形势良好,长期外资有序增持人民币资产,人民币汇率受市场供求驱动上涨。

智信投资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院长连平在分析此轮人民币汇率升值原因时认为,量化宽松预期下美元走弱支撑人民币汇率升值。美国前三季度GDP同比下降约3.8%,为刺激经济,美国不断注资,推出量化宽松、零利率货币政策,同时美国财政赤字升至15%以上的历史高位,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和政府信用的担忧。这些因素均会推动美元贬值。从基本面看,我国经济复苏态势较好,在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下,人民币利率维持在合理水平,中美利差扩大也将推动其他货币资产向人民币资产转移。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明年推动人民币保持币值稳定的因素仍将持续:第一,中国经济增速是全球最快的;第二,人民币资产对全球资金的吸引力不断增强;第三,全球货币政策宽松容易于紧缩,中国利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这些因素都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汇率政策回归中性

近期,远期售汇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下调、“逆周期因子”使用逐步退出等,专家认为,这释放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信号,即汇率政策和监管政策将进一步回归中性。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弹性加大,市场预期稳定,跨境资金流动有序,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10月12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由20%下调为0。

10月27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发布消息称,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弹性增强。一些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银行根据自身对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情况的判断,逐步主动退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这些举措意味着汇率政策和监管政策将进一步回归中性,汇率市场化改革将不断深化,汇率波动的容忍度也将提高,将进一步有利于企业汇率风险对冲和跨境资本依法流入流出。

企业应增强风险意识

由于今年以来汇率双向波动弹性明显增强,有关部门和业内专家多次提醒外贸企业,应摒弃押注汇率单边上涨或下跌的心态,主动防范汇率风险,树立风险中性理念。

国家外汇管理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境内期权市场一年期隐含波动率平均水平为5%,最高价与最低价波动区间为7.5%,表明人民币汇率相对有弹性。

从市场结售汇情况看,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保持总体稳定,尚未形成十分明显的单边预期。前三季度,衡量结汇意愿的结售汇率,即客户向银行卖出的外汇与客户外汇收入的比率为65%,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王春英介绍,今年以来的结售汇交易出现了客户价高卖汇、价低买汇这样的特点,风险控制意识不断增强,这是市场更加理性的体现。

“聪明的市场总能看到硬币的两面,充分认识到国内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同时也认识到外部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人民币有升有降、双向波动。”王春英表示,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来人民币汇率有望继续保持双向波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虽然“8·11”汇改后国内企业防范汇率风险的意识较五年前有所提升,但企业仍然主要依赖被动风险管理,主动风险管理意识还比较薄弱。“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先跌后升’,大幅波动,又是一次生动的汇率风险教育。”管涛表示,如果企业不能进一步树立风险中性意识,严格财务纪律,控制货币错配和汇率敞口,那么主营业务利润就很可能被汇率波动侵蚀。

王春英还强调,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的背景下,企业应主动防范汇率风险,树立风险中性观念。一是要改变人民币要么升值要么贬值的单边线性思维,树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意识;二是要理性审慎交易,做好风险评估,适当对冲汇率敞口;三是要尽量控制币种错配,合理安排资产负债币种结构;四是不要把汇率对冲工具当作投机套利工具,避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