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长期低位震荡,国内聚丙烯现货交易遭遇重重阻碍,美元PP市场因汇率问题,进口成本上升也对美元货物到货造成阻碍,2019年国内PP拉丝及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反向发展趋势较为明显,自8月1日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已连续七天上涨,也就是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连续七天下跌,人民币贬值短期内对国内PP市场影响有限,近期国内PP市场价格弱势下行,主要还是受到大宗商品持续下跌、国内经济疲软、终端需求跟进不足等因素的拖累。
“大宗商品与汇率的反向走势比较明显,进入2019年以后,大宗商品与汇率的背离越来越明显。”金联创塑料分析师付曦表示,美联储降息虽然利好美国经济,但也加大了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国内期货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拖累,8月初延续下跌,市场利空情绪明显,加剧了市场低报现象。
据付曦介绍,自5月份以来,PP进口量逐步减少,主要原因是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环保、国内下游工厂订单减少导致市场成交量萎缩。而随着形势的逐步回暖,国内PP进口货源成本势必被动上涨,加大进口货源成本压力,国内进口PP产品价格竞争力将有所降低。这也是近期国内以美元做生意的商家苦恼的根源。
“近期人民币汇率破‘7’,主要受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美经济周期相对分化影响,美元走强带动非美货币贬值。”付曦表示,由于国内PP进口依存度呈下降趋势,进口价格高企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国内PP市场资源充足,可以抵消汇率带来的负面影响。
“人民币贬值虽然有利于钢材出口,但国内钢材价格过高,并无明显的价格优势,加之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对钢材出口利好有限。”金联创钢铁分析师潘曾曾表示,人民币贬值对进口是一大利空,尤其是对需要大量进口铁矿石原料的钢铁行业来说。如果铁矿石价格保持不变,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购买同等数量的铁矿石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人民币的贬值将使本来就高企的铁矿石价格雪上加霜。对于钢企来说,钢铁的生产成本也将大幅增加,利润将再度受到挤压。
记者了解到,我国天然乳胶进口依存度较高,上午国内市场乳胶报价渐趋谨慎,受泰国进口货源紧缺影响,国内乳胶市场原本就供不应求。随着货源的逐渐恢复,国外市场乳胶船货价格震荡下行,国内外倒挂格局逐渐修复。虽然考虑到国内及越南乳胶价格较低,国内下游制品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采购泰国乳胶的积极性不如往年,但随着进口成本下降,国内不少进口商开始考虑从泰国采购,但出于“价高买,价低不买”的心态,并不着急采购。
“近期人民币汇率破7,导致市场进口商新近涌现的补货情绪降温,现货商谨慎观望,很少主动报盘。”金联创橡胶分析师鲁宁表示,单纯从进口成本角度看,参照当前美元船货价格,人民币汇率6.9、7或7.1,进口成本增加100~250元/吨。据金联创测算,当前进口利润超过350元/吨,即便汇率“破7”,进口利润依然为正。市场担忧情绪更多源于未来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
鲁宁认为,若人民币汇率仅在7附近波动,乳胶市场的恐慌情绪将很快被消化,市场无需过度恐慌。进口成本的增加也将导致销售价格的上涨。目前国外生产旺季尚未到来,未来胶水、乳胶船货价格均存在一定下跌空间,但国内进口货源短缺的局面在1~2个月内难以缓解。现货价格短期内相对抗跌,商家补货计划或仍将延续。
版权声明:感谢原作者的辛勤付出,如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