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5 月 31 日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跌破 7.1,汇率破 7 对不同行业外贸企业的影响分析

2024-08-07 15:13

5月31日,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跌破7.1!在业内人士看来,5月中旬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主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美联储进一步加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升至104.51;二是近期中美利差(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之差)倒挂扩大至93个基点;三是5月份以来部分北向资金获利了结;四是外贸企业结汇需求减弱。

汇率破7对于不同行业的外贸企业将带来什么影响?

一是服装纺织行业作为我国传统优势出口行业之一,近年来受人民币汇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库存扩大等影响,全行业国际市场出口量同比有所下降。但今年以来形势有所变化,一方面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多订单,另一方面有利于出口型企业获得汇兑收益,将进一步拉动消费,利好纺织品出口。

接下来是航运业、钢铁业和采购业。该行业出口数量的激增可以给集装箱航运带来一定的利好,从而刺激原材料的需求,带动航空货运市场。钢材出口是增加钢铁企业利润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无疑会提升相关钢铁企业的竞争力。毫无疑问,人民币贬值会增加进口企业的采购成本,但对出口型化工企业来说更为有利。

除上述行业外,国际工程、家电、电子元器件等行业也将受益于人民币贬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联系紧密、经济活跃、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产能大规模输出带动对外工程承包业务繁荣,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工程业务占对外工程承包总额的比重逐年提高,目前已超过50%。

但对于物流行业来说,弊大于利,特别是那些以人民币报价,却以美元、英镑、欧元等外币向船公司和航空公司付款的客户,他们所赚取的利润往往很容易被汇率波动所吞噬。

当汇率波动发生时,外贸企业该如何应对风险攻击?

总体来看,人民币贬值将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出口企业的发展,企业应结合自身市场地位,加强研判,采取积极措施规避汇率风险。

1. 选择一种自利的货币进行结算

优先选择人民币结算可以完全规避汇率风险,同时有进出口的企业也可以将进出口贸易结合起来,实现天然的汇率对冲,话语权强的企业可以争取在交易合同中设立适当的汇率对冲条款。

2.选择提前或延期结售汇

可以采取延期装运、延期付款、预付款、开立远期信用证融资、福费廷等方式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3. 选择汇率对冲产品

企业主动进行汇率风险管理,通过制定汇率对冲产品,主动管理汇率敞口风险,从而减少汇率波动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增加财务费用的可预见性,避免汇率大幅波动对财务费用造成影响。

4. 坚守“风险中性”原则,避免单边押注

汇率变动对出口的影响需要一个传导期,短期内影响相对有限。同时,人民币汇率走弱也会相应增加进口企业的成本,但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建议坚持“风险中性”原则,避免单边押注。在应对汇率波动风险时,外贸企业还可以适当增加套期保值比例,降低外汇风险敞口。

外贸企业该如何规避汇率风险?

对于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长期来看汇率肯定会有波动,那么外贸企业该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贬值呢?有效规避汇率风险的常见方法有以下三种:

1. 汇率锁定

外贸人习惯采用锁定汇率的方法来减少汇率风险带来的损失。锁定汇率是指与外贸进口商签订远期结汇锁定合同,通过银行保函转移部分汇率风险。锁定汇率的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外贸公司,操作起来非常简单。

2. 选择货币

外贸企业在签订交易合同前,也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应对汇率风险,比如使用有利于定价的货币,适当调整商品价格等。定价货币通常有三种可供选择:以出口国本国货币定价、以进口国货币定价、以商品的传统贸易货币(通常是美元)定价。在传统的进出口贸易中,双方习惯使用美元进行结算,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跨境贸易方开始使用进口国货币进行结算,在新兴市场国家,大多采用数字货币进行收付款,以减少汇兑损失。

3. 风险共担

外贸进出口商还可以在签订的协议中约定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由双方共同承担,以维持长期的合作,通常稳定合作的出口商和进口商都会采用这种方式分担汇率风险。

不少外贸人对人民币汇率破7存在疑问,这次“破7”会持续多久?如何报价?结汇还是等待?

瑞银在最新报告中指出,人民币兑美元虽然小幅贬值,但预计未来仍有较大升值空间。富盟软件建议大家把握结汇窗口,毕竟汇率风险并不在于收到尾款那一刻,而是更早地出现在外贸企业签订合同到生产完成收到尾款这段时间。当货款全部打到公司账户时,此时还无需谈对冲,留给大家的主动权只有高价结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