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区块链日报(杭州,记者许慈浩)报道,过去的一周对于加密货币圈的一些投资者来说是灾难性的一周。
据第三方市场数据显示,截至1月24日21时,比特币价格自2021年7月以来首次跌破3.3万美元/枚,近一周跌幅超20%。2022年年初至今,比特币价格已下跌近30%,较2021年11月的历史高点68928.9美元下跌了一半。
投资者面临的一个严肃问题是,比特币是否已经进入熊市?
造成此轮下跌的原因有两个
从历史上看,比特币经历过多次崩盘。
比特币价格在2021年11月8日达到68928.9美元,创下历史新高,随后开始下跌。纵观比特币的整体走势,其价值大幅波动已成为常态。在2021年4月中旬突破6万美元大关后,比特币经历了三个多月的深度调整,一度跌破3万美元。
2021年12月4日中午,比特币也一度跌破4.2万美元,24小时跌幅超20%。截至当天20:00,近24小时共有41.7万人爆仓,加密货币合约总爆仓金额达25.84亿美元,其中比特币24小时爆仓金额超10亿美元。
鲸鱼平台智库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蔡凯龙对区块链日报记者表示,近期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大幅下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美联储缩表,二是与高科技股的相关性。
“作为风险最高的另类资产,在美联储缩表的大趋势下,势必暴跌。”蔡凯龙分析称,由于加密货币属于另类资产,在美联储向市场大量注资,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投资者的投机性、风险承受能力更强,因此在各类金融杠杆加强的情况下,比特币的需求被夸大,进而推高价格。也意味着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比特币的泡沫越来越大,估值越来越高。
蔡凯龙认为,目前很多操作或者购买加密货币资产的人,也是高科技股的重度使用者,如果高科技股下跌,很多人会不得不抛售加密货币,以弥补高科技股上的损失,或者是为了补偿,或者是为了防止爆仓。
主要国家开始严格监管
上一次“加密货币寒冬”发生在2017年末至2018年初,当时比特币价格从近2万美元跌至4000美元以下,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维持在4000美元以下,导致投资者对加密货币失去信心。
2022年1月16日,美国资产管理巨头景顺公司发布了对2022年全球十大“不可能但有可能发生”的经济市场事件的预测,预测比特币泡沫即将破裂,可能跌至3万美元以下。
此外,近年来加密货币领域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日益严格的监管。
在欧洲,欧盟最高金融监管机构再次呼吁在欧盟范围内禁止主要形式的比特币挖矿。
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副总裁埃里克·塞德恩 (Erik Thedéen) 表示,比特币挖矿已成为瑞典的“国家问题”,并警告加密货币对实现《巴黎协定》中的气候变化目标构成风险。
在美国,拜登政府周五表示,准备最早于下个月发布一项全政府范围的数字资产初步战略,并将要求联邦机构评估其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2022年1月20日,俄罗斯央行提议禁止在俄罗斯使用和挖掘加密货币,理由是这些加密货币对金融稳定、公民福利和央行的货币政策主权构成威胁。
我们国家甚至在2021年6月启动了新一轮加密货币挖矿及交易整顿行动,目前交易所、矿场已被迫停止中国大陆地区的服务,转向海外。
然而,一些主权货币弱势的国家却将比特币视为“生命线”。就在越来越多国家对加密货币持悲观看法并采取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时,1月22日,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总统伊布拉希莫维奇·布克尔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萨尔瓦多以低价购买了410枚比特币。
萨尔瓦多此前曾购买了1220枚比特币,据估计萨尔瓦多在投资比特币方面已经损失了2000万美元,所购买的比特币全部遭受了严重损失。
对此,蔡凯龙告诉区块链日报记者,让一个人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很难的,尤其是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总统。
与此同时,随着比特币价格的再度下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比特币正在走向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