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到出口货款;2.支付进口货款:3.外币存款等资产;4.外币贷款等负债:5.境外投资;6.财务报表折算等。
2.什么是汇率风险中性?
汇率风险中性:指公司将汇率波动纳入日常财务决策,专注于核心业务,将汇率波动对核心业务和公司财务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以实现预算达成、提高经营可预见性、管理投资风险等核心业务目标。
3、企业为什么要树立汇率风险中性观念?
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汇率双向波动加剧,以汇率风险中性为基础的汇率风险管理有助于实现主要经营目标,而偏离汇率风险中性的投机套利行为只会增加风险。
4、企业汇率风险非中性具体表现有哪些?
1、放任型:不对汇率风险敞口进行套期保值,或套期保值比例较低。
2、赌博投机型:利用外汇衍生品牟取暴利或进行套利,偏离主营业务。如进出口公司押注汇率单边走势,在某一阶段只在进口或出口单一方向做套期保值。
3、涨跌型:若人民币连续多日走弱,结汇方的套期保值比例会大幅降低,甚至停止套期保值。若人民币连续多日走强,购汇方的套期保值比例会大幅降低,甚至停止套期保值。
4、老板说了算:汇率风险管理随机性很强,对冲与否,老板说了算。
5、鲁莽型:一些公司通过虚构真实需求背景,意图积累单边头寸,这种行为严重背离了汇率风险中性原则,也是违法违规的。
5、企业如何实现汇率风险中性?
1.明确目标:明确以“保值”而非“增值”为核心的汇率风险管理目标。
2、建立组织架构:成立汇率套期保值决策委员会,负责审查套期保值计划并监督其执行,纠正工作组执行中的偏差;成立汇率套期保值工作组,负责收集、计量、评估和分析风险敞口,制定套期保值策略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3.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
(1)风险识别
识别并分析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汇率风险因素,充分了解企业总体风险敞口。
(2)制定套期保值策略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敞口和生产经营状况制定套期保值策略。
对冲比例方面,前期可以设置简单易行的“固定对冲”策略,积累一定经验后可以选择“动态对冲”,可以设置一定的对冲比例范围,比例范围不宜设置过宽。
在产品选择方面,可以运用远期、掉期、期权及其组合工具,遵循简单、适用的原则,不要只看到衍生产品组合的收益而低估其潜在的成本和风险。
在期限选择上,对冲期限一般应与风险暴露期限相匹配。
交易方式选择上,采用静态套期保值、滚动套期保值、分层滚动。
(3)评估
遵循“期货”与“现货”相结合的科学评价标准,即将风险敞口的盈亏和衍生品的盈亏相加,再对加总结果进行评价。不能将远期汇率与到期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比较来评价套期保值是“亏损”还是“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