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跟大家讲过1990年后日本房价、股价的暴跌,很多朋友都很感兴趣。今天我们继续聊聊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居民如何维持并增加财富。
我们先来说说股票。 1980年代末,日经225指数达到历史峰值,并在1990年初大幅下跌,短短三年时间就下跌了50%以上。
此后20年,日本虽然也“救市”,不断推出各种ZC,短暂刺激了股市,但并不持久。随后的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日本股市再次暴跌,直到2013年才见底。
日本股市长期低迷的原因大家应该都清楚。就是这两年很多人在谈论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人口老龄化、信贷紧缩、创新停滞、企业家精神丧失等等。
可见,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活在日本的股票投资者真是惨不忍睹,大部分肯定是赔钱的。有机构总结,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投资者赚钱的方式只有四种,即美股映射科技股、海外制造、低端消费、高分红。
除了股票之外,债券也有很大的投资机会。从1991年开始,日本央行开始连续大幅降息以应对危机。短短四年时间,国债利率从原来的6.6%降至0.17%。随后不断降息,日本进入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
债券价格与利率成反比。利率大幅下降意味着债券价格大幅上涨。在利率快速下降时期,日本国债年化增幅可达7.7%(1991-1998年)。
日本经济衰退期间,债券基金的年化投资收益率超过股票基金,迎来了债券基金市场的黄金十年。
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后的日本也将目光投向海外,在海外寻找高收益的机会。不仅金融机构大量购买海外高息债券,就连家庭理财中,不少家庭主妇也懂得通过低息贷款投资海外高收益资产。
这就是著名的“日元套利交易”,这些家庭主妇被称为“渡边夫人”。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日本最受欢迎的十大公募基金均投资于海外,主要投资方向为美股以及以美股为核心的全球股票。
(日本公募基金规模排名,主要是美股)
尽管这两年日本股票的投资热情有所回升,就连巴菲特也一直在买入日本股票。不过,普通日本民众仍然更青睐全球最发达的资本市场进行投资理财。
最后,以日元计价的黄金在“失去的30年”中也表现异常出色。面对超低利率环境和日元贬值,日本居民逐渐将黄金视为保值资产。
(以日元计算的黄金走势)
尤其是经济危机后,央行靠“大放行”救市,更加凸显了黄金作为实物资产的价值。日本央行的宽松力度最为积极,因此以日元计价的黄金表现更为出色。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本文只是借鉴日本的历史给大家分享一个投资案例,供大家参考。
综上所述,90年代后的日本居民确实过得很悲惨。泡沫时代的美好彻底崩塌。他们见证了日经指数和东京房价一次又一次的减半。但如果你抓住一些日本股票+日本债券+海外投资+黄金的机会,你的生活其实也不错。
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以上几类资产打包,配置70%全球股票+20%债券+10%黄金。长期持有会有什么影响?
全球股票中,美国股票占36%,中国股票占16%,欧洲股票占6%,日本股票占6%,大中华股票占6%
如果你在2018年底买入,目前持有的利润如下。整个投资组合的收益曲线是缓慢上升的。过去6年里,只有2022年是亏钱的(今年全球股市都在下跌,我们也无能为力)。
与很多朋友的看法不同,全球投资其实很简单。看好全运纳斯达克指数(标普)还不够吗?
但事实上,资本市场上没有常胜将军,没有哪个资产类别能历经牛熊,也没有哪个资产类别能保证年年上涨。就连美国股市在2008年就遭遇了金融危机,从1963年到1973年十年没有上涨,谁能准确地说出未来会发生什么?
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对全球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等资产进行打包配置,使不同资产发挥互补作用,灵活配置。
在国外,这被称为“多元资产配置”,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策略。
在这个内外环境日益动荡和不确定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全球多元化收入创造更有效的避风港。
虽然多收益策略在牛市中很难跑赢指数,但当市场波动较大时,可以避免单一市场波动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干扰,提供更好的持有体验。例如,2022年,美国标普500指数和A股沪深300指数均下跌约20%,但多元化收益组合仅下跌13%。
上述回测基于全球股票70%(含A股、港股)、全球债券20%(含中债)、黄金10%。
如果你觉得这个组合的回撤还是太高,你也可以适当增加稳定资产,但这难免会牺牲一些长期收益。让我们尝试一下15%的全球股票、80%的全球债券和5%的黄金的配置。
这种方式获得的回报较差,但更稳定,回撤也较小。
这是因为股票具有较高的长期盈利潜力,但缺点是当熊市到来时,风险较高。债券和黄金都是稳定资产,防御效果较好,但缺点是长期收益会少很多。
具体来说,是要进攻性更强,还是防守性更强,这个因人而异,没有标准答案。
风险提示:资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课程由雪球基金赞助。仅作为投资教育,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