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国家上调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农民种粮预期,保障粮食安全

2024-10-09 08:02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只有保证农民种粮不赔钱、赚钱,才能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当前,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仍然是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制度安排。为市场粮价提供底部支撑,稳定农民种粮预期,确保稳产增产,维护粮价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秋收秋播正忙,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通知明确,2024年国家将在小麦主产区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2024年生产的小麦(三级)为每50公斤118粒。元。这一政策的出台和底价的提高,有利于稳定粮农预期,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小麦播种面积,为明年夏季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只有保证农民种粮不赔钱、赚钱,才能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小麦最低收购价是保障农民种粮收入的一项制度安排。形成农业补贴、农业保险“三位一体”的农业政策体系。对指导农民合理种植、加强田间管理、促进小麦稳产提质增效发挥了引领作用。影响。在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支持下,农民有足够的信心稳定和扩大小麦播种面积,加强田间管理,确保明年稳产增产。

从公布的价格数据来看,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再次上调。事实上,自2021年以来,国家已连续四年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从2020年的每斤1.12元提高到2021年的1.13元、2022年的1.15元、2023年的1.17元、2024年的1.17元。 1.18元。这是国家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增加、市场供需演变、国内外小麦价差变化等多种因素后确定的底价。虽然涨幅不大,但为小麦市场后期运行提供了有力的底部支撑。

小麦最低收购价是“底价”,而不是市场支撑价。国家小幅提高价格,为市场调价腾出空间。随着我国粮食收储市场化机制的建立,小麦采购由政策性采购转变为市场化采购、政策性采购为补充。小麦最低收购价由“撑市”转向“撑市”。近年来,由于小麦价格高位波动,市场价格远高于最低收购价。我国已连续三年未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但最低收购价价格是稳定粮价的“定针” 夏粮收购期间,一旦小麦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国家将启动最低收购价,避免价格下跌影响农民收入。种植谷物。

除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外,我国还对大米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和水稻是我国的两大主粮,能否丰收直接关系到我国饭碗的稳定。历史上,“粮价低伤农民”的现象屡屡重演,导致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市场。为保障粮农利益和国家粮食安全,国家继续在主产区实行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已经过去近20年了。这期间虽然有所调整,但一切都没有改变。坚持初心,最大程度地保护了粮农利益,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4年至今,我国粮食产量没有出现较大波动。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足。我国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有效抵御了极端天气、疫情、地区冲突等各种不确定因素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影响,这与食品最低保护价政策的实施不无关系。

当前,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仍然是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制度安排。为市场粮价提供底部支撑,稳定农民种粮预期,确保稳产增产,维护粮价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极端天气多发、地区冲突不断等多方面因素的严峻挑战。保持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关部门要做好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落实和宣传指导工作,充分发挥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效果,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更好保障国家特别是粮食安全。口粮的绝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