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人民币汇率不跌反涨,外部不确定性攀升,经济基本面成关键

2024-10-09 07:01

近期外部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当地时间14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同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讲话中透露,他对短期内通胀回落缺乏信心。美联储理事鲍曼此前甚至表示“今年不会降息”。 ”。

但人民币汇率不降反升。 15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涨182点。恒生指数下跌0.22%至19,073.71点,上证指数下跌0.82%,仍位于3,100点关口上方。北京时间晚间公布的美国4月CPI未出现意外上涨后,美元指数短线暴跌,盘中美元兑离岸人民币一度跌超300点。

外界普遍认为,关税上调总体影响较小,人民币走势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和美元走势。由于外资近期小幅减持港股和A股,后续资金流入能否持续还取决于基本面是否发生变化,尤其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的趋势是否即将结束。

人民币汇率不降反升

当地时间14日,美国宣布在原对华301条款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钢铝、港口起重机、从中国进口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其他产品。征收关税,税率提高至25%至100%。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表示,虽然关税上调幅度较大,但仅影响了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出口,略低于预期。短期内影响有限。这180亿美元的产品仅占美国从中国进口总额的4.2%,占中国出口总额的不到1%。而且,部分产品的关税上调将于2025年或2026年生效。这些产品可能会像2018年至2019年那样提前出口,因为出口商希望将关税的影响降到最低。

美国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据央视报道,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纯电动汽车将突破1万辆,出口金额不超过4.6亿美元。从美国数据来看,中国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仅占美国新能源汽车进口总量的2%,远低于德国、韩国和日本。

“关税本身的实际影响很小,市场早就预料到了,但现在靴子已经落地,所有坏消息都消失了。”外汇专家、浙商中拓集团金融市场业务部总经理刘洋告诉记者。

15日,人民币汇率大幅上涨。截至当日16:30,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收报7.2195。人民币汇率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82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7.22附近。美元指数无视美联储的鹰派信号而走弱,交投于104.7附近,此前曾逼近106。

当日晚间,美国公布4月CPI同比上涨3.4%,预期3.4%,前值3.5%; 4月份CPI环比上涨0.3%,预期为0.4%,前值为0.4%。 CPI报告提升美联储降息预期,美元指数短线暴跌,创4月10日以来新低至104.41,日内跌幅逾0.5%。

对于人民币而言,未来美元走势仍将是主导因素之一。近期,由于美国通胀居高不下,美联储部分委员继续坚持“较长时期维持高利率”的主流观点。鲍威尔在此前的讲话中呼吁“更加耐心,让高利率生效”。

“中长期来看,制造业回流美国的趋势、服务业价格居高不下以及近期能源价格的回升增加了通胀风险。周二(14日)公布的美国4月PPI环比增长0.5%,高于预期0.3%。”嘉盛集团高级分析师陈杰告诉记者,目前利率市场押注全年降息幅度约为35BP,不到两倍,高于年初市场预期的6至7倍。美联储三月份点阵图预测均大幅萎缩。首次降息预计在9月份,但概率只有50%左右。

尽管美元强势的压力依然存在,但由于近期中国一系列经济数据企稳,国际资金回流中国资本市场,这也带动了人民币汇率的企稳。央行维持汇率稳定的意愿依然强烈。 4月份以来,人民币中间价较市场价格上涨逾千点,人民币即期汇率波动一度逼近2%上限。

多位机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经济基本面的提振因素尤为关键。上周,中国公布了4月份出口、通胀和社会融资数据。出口增速转正。尽管在基数较低的背景下,欧美经济正从去库存转向补库存。外需回升的维持带动我国出口走强。与此同时,进口增长强于出口。楼市政策基调调整为“消化存量、优化增量”。一、二线城市楼市政策逐步放松。放松的形式包括“以旧换新”、全面放开限购、购买部分存量住房用于保障性住房等。预计房地产市场将有所改善。多家外资机构的投资经理向记者提到,“消化库存”是外资投资者最关心的事情之一。

与日元的相关性增强

除了关注经济基本面变化和美元强势外,人民币与日元汇率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受到机构关注。

刘洋告诉记者,目前美元是高息货币,人民币是低息货币,因此后者越来越成为企业的融资货币,即整合人民币,投资其他高息货币美元等资产。 “银行在境内市场开展的套利交易中,人民币已经是融资货币,研​​究和交易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了变化。”

日元多年来实行低利率政策,已成为老牌融资货币。在套利交易中,投资者投资日元,转而投资美元资产。 “人民币利率长期下行的趋势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些市场共识。外资对这种变化比较敏感,因此人民币与日元、韩元一起成为了市场抛售的对象。”这也是近两年人民币汇率走势与日元高度相似的原因。”刘阳认为,未来除了关注日元的走势之外。美联储的政策,也要关注日元的走势。

近期美元兑日元交投于155附近,日元暂时结束单边大幅下跌。五一假期期间,日元一度暴跌至160附近,快速下跌引发日本央行疑似干预。

13日,日本央行罕见地削减债券购买规模,将5-10年期日本国债购买金额从4750亿日元减少至4250亿日元。这被市场解读为“弃债保汇”。日本债券收益率上升,日元兑美元汇率回升。

富拓首席中国市场分析师杨傲正对记者表示:“日本央行的自由放任态度最近终于改变了。日本央行行长上田一夫在与首相岸田文雄会面后表示,汇率将对汇率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这些波动,可能需要采取货币政策措施。虽然没有直接加息,但利用货币政策来应对汇率变化是日本央行过去没有采取的立场。”

外资回流股市能否持续?

外部风险对A股和港股影响也较小。

15日为香港公众假期,北向资金无交易。 10日至14日,北向资金流出分别为63.04亿元、45.91亿元、66.7亿元。但今年以来,仍有累计净流入678.25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2月下旬,资金流入势头开始明显增强。

与此同时,今年南向资金大量涌入港股,总计2335.47亿元。除了内地资金外,海外资金也开始回归港股,尤其是对冲基金和量化基金。一些全球共同基金已开始减少对整个中国股市的减持。

13日,香港恒生指数突破19000点大关,收报19115.06点,上涨0.8%,创下阶段新高。自1月底开始上涨以来,港股已从底部反弹超过25%,进入技术性牛市。 “这表明基金增加对港股的配置或减少对港股的减持的意愿非常强烈。”某国际投行策略师在与客户的电话会议中提到,“不少对冲基金增加了对港股的配置,一些欧洲长期基金也增加了对港股的配置。即使我们还没有采取行动,但最近我们了解中国市场的意愿明显增强了。”

高盛和瑞银此前均上调了中国市场的评级。摩根士丹利认为,考虑到今年一季度中国股市盈利再次大幅低于预期,外资长期持有资金并未成为近期A股和港股反弹的主要功臣。港股的主要买家是对冲基金或量化基金。这些机构一般行动速度更快,更善于抓住投机机会。该机构还表示,盈利能力下降的趋势是否即将结束,将决定资金是否会继续流入。

更有机构认为,经过这一轮大涨,未来市场可能需要更加选择性。例如,恒生指数两大权重股阿里巴巴和腾讯15日发布了财报。一季度,腾讯营业利润仍同比增长38%,而阿里巴巴则下降3%。阿里巴巴核心的国内电商业务增速放缓,第一季度淘宝和天猫平台收入仅增长4%。上季度,阿里巴巴国际电商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45%,但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尽管营收放缓,腾讯仍能实现利润增长,而更加国际化的布局使其在面对压力时更具韧性。

一些机构倾向于看好高股息板块。高盛近期的一份报告显示,如果港股通股息税有望降低,资金流可能会进一步利好高股息和高股东回报的股票。分红率超过5%的板块中,南向基金持仓占比达60%。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