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3年上半年煤炭市场回顾
进入2023年以来,煤炭市场供应整体较为宽松,煤炭价格呈现震荡下行趋势。煤炭企业扎实推进煤炭增产保供工作。煤炭产能持续释放。煤炭产量同比快速增长。煤炭进口大幅增加。煤炭供应相对充足。市场供需形势持续改善,煤炭市场价格弱势下跌。展望下半年,国内动力煤供大于求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经济仍受煤炭需求支撑但可能走弱。不过,迎峰度夏期间,煤炭需求存在季节性,煤炭价格小幅恢复性反弹属正常,但迎峰度夏结束后电力需求有所回落,动力煤恢复宽幅供需格局。预计煤炭价格将区间运行,总体保持下跌趋势。煤炭又回到了之前的季节性波动市场,以大幅上涨和下跌为主要表现。核心是维护能源产业链稳定,为后端产业提供保障。
一、2023年上半年煤炭行业主要政策
一、继续实行煤炭进口零关税,有利于支撑煤炭安全稳定供应。
近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延长煤炭进口暂定税率实施期限的公告。 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继续实施煤炭进口临时税率为零。延长煤炭进口零关税将间接增加国内煤炭供应,有利于降低国内煤炭价格。
2、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能源发展的若干意见》
《意见》提出,针对电力、煤炭、油气等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需求,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集成应用,做到急需优先、易事优先其次是转型发展中的难点、短板,要分行业、分环节、分阶段补齐。 ,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到2030年,能源系统各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应用体系初步构建,数据要素潜力充分激活,一批制约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三、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局将全力推动2023年中长期动力煤合同签订。
1月份,国家发改委再次强调,2023年中长期合同必须全面签订,违约将受到处罚。截至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信息显示,中长期动力煤合同签订总量已超过25亿吨,基本实现全覆盖。下一步,要强化合同履约监管落实,不断提高中长期动力煤合同履约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能源等大宗商品供应和价格稳定,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
3月份,国家发改委强调,将继续规范和监管煤炭价格,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今年国内动力煤价格基本处于限价区间,国内供应持续高位,相关政策不多。
5、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稳步提高煤炭洗选率,开展富油煤炭分级利用示范,提高清洁煤炭和油气供应保障能力。
2、2023年上半年煤炭供应形势分析
在一系列保供稳价政策下,近年来我国煤炭产量大幅增长,市场供应持续充足。数据显示,2023年6月,我国原煤产量39009.3万吨,同比增长2.5%; 1-6月累计产量23005.36万吨,同比增长4.4%。总体来看,我国保供稳价政策持续推进,煤炭供应保持较高水平,煤炭供需紧张局面得到较大缓解。
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四省原煤产量持续增长,中东部地区原煤产量持续下降。我国煤炭生产逐渐集中在西北地区。 2018年以来,新疆产量增速一直保持在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四省中。最高。
2023年煤价疲软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供应增速高于预期,尤其是进口量的快速增长。 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解除,蒙古煤炭进口量将大幅增加;澳大利亚煤炭进口也将全面放开,俄罗斯煤炭供应今年也将大幅增加。此外,进口煤炭零关税政策的延续也将更好地促进煤炭进口量的增加。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进口煤炭3987.1万吨。 1-6月,全国累计进口煤炭22193万吨,同比增长93%。
3、2023年煤炭需求分析
目前,煤炭行业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电力(占比约53%)、钢铁(占比约17%)和建材行业(占比约7%),其余主要来自其他行业如民用煤炭、煤化工等。
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的主要形式是火力发电。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上半年能源产量,电力生产保持增长。上半年发电量41.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分类型看,火电同比增长7.5%,水电下降22.9%,核电增长6.5%,风电增长16.0%,太阳能发电增长7.4%。 6月份,发电量73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
钢铁和建材行业是煤炭的两大下游产业,其中建材行业主要以水泥行业为代表。房地产投资对钢铁、建材行业的需求影响显着。 2023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销售在一季度小幅复苏后并未持续改善。这种疲软的市场局面自2022年以来一直持续,受整体需求疲软影响,水泥企业今年经营面临困难,亏损持续加大。行业加大了高峰期停窑力度。特别是二季度以来,水泥旺季需求预期落空,不少地区加大自主停产力度。据水泥大数据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共有14个省(市)延长停产时间,仅有4个省(市)缩短了错峰时间。水泥整体供应量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
4、2023年上半年国内煤炭价格回顾
第一阶段:1月春节期间,部分民营煤矿仍处于放假状态。环渤海港口市场煤炭资源稀缺,价格与去年持平,贸易商报价稳定。
第二阶段:2月初,为春节煤炭消费淡季。下游复工复产缓慢,电厂运输积极性不高。这促使环渤海港口转入多于转出,港口煤炭受到抑制,煤炭价格大幅下跌。
第三阶段:随着需求的恢复和电厂日用量的恢复,煤炭价格于2月13日企稳,14日回升。进入3月份,市场整体呈现区间波动的走势,走势稳中偏弱。 4月份,动力煤需求进入淡季,价格持续走软。 5月份需求仍未改善。大秦检修已结束,港口已恢复高位,港口库存持续积累,煤炭价格在底部徘徊。
第四阶段:6月份,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回升,动力煤消费量大幅增加,国内动力煤市场悲观预期发生逆转。另外,前期跌幅较大,价格震荡反弹。
5、新疆煤炭市场情况
新疆原煤产量:2023年1月至6月,新疆原煤产量21151.12万吨。预计短期内原煤产量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新疆发电情况:2023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电量378.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7%,由增转减。上月增长3.4%,日均发电量12.22亿千瓦时。 2023年1月至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电量约2356亿千瓦时。
新疆煤炭外包情况:新疆是全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地之一。该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方便,煤质良好。适用于发电、煤化工企业。 “新疆煤炭外包”已成为新疆煤炭工业的发展战略。重要的环节。 2023年1月至6月,新疆铁路对外煤炭运输量2652.1万吨,同比增长13.8%。
2023年上半年新疆动力煤价格回顾:由于地域限制,新疆煤炭市场相对独立。 2021年,国内煤炭需求增加,煤炭供应紧张,带动新疆煤炭产销积极融入国家统一市场。因此,产地和港口价格对新疆煤炭价格有重要影响。有一定影响,但价格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国内市场。从价格走势图可以看出,一季度新疆煤炭价格企稳。 4月份,下游河西电厂机组开始检修,日均发电量下降。考虑到市场低迷,电厂观望情绪有所增加,多数电厂放缓了采购和动力煤需求。进入淡季,煤炭价格继续走弱。 5月份需求尚未回升。港口、坑口价格全面快速下降。新疆煤矿销售低迷。矿山装车基本不用排队。网上拍卖失败的比例处于较高水平。即使煤矿降价后,销量也没有改善。市场继续弱势平稳运行,6月份新疆煤炭价格进一步下跌。
2023年上半年新疆蓝炭价格回顾:受1月份春节影响,蓝炭成交良好,不少企业无库存或库存偏低,下游需求持续好转,带动蓝炭价格继续上涨上升; 2月份,蓝炭价格呈现下降趋势。春节期间,蓝炭企业并未出现大规模停产或减产,市场供应持续增加。但下游市场亏损加大。受此影响,市场蓝炭库存快速增长,2月前两周蓝炭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3月下旬至4月,受原煤价格下跌和下游市场采购需求低迷影响,蓝炭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哈密地区混合料、焦面、中小料价格较3月份最高点均有所回落。价格下跌100元/-200元/吨。 5月中旬,蓝炭价格跌至低位后有所反弹,但支撑有限,下游需求仍没有明显改善,蓝炭市场依然疲软。进入6月,由于煤炭供应限制,部分蓝炭企业减产,市场蓝炭供应量萎缩,这给蓝炭带来了良好支撑。然而,需求并没有显着增加。蓝炭采购仍保持刚性需求,蓝炭价格保持低位稳定。 。
2023年上半年新疆焦煤价格回顾:回顾2月底,受内蒙古煤矿事故影响,市场对炼焦煤价格上涨的预期有所增强。 2月底,新疆焦煤价格上涨150-200元/吨。但进入3月份,下游需求动力不足,市场情绪开始由多转空。在焦钢利润较低的带动下,企业维持刚性需求补充库存。焦煤供应整体宽松,煤矿出货不佳,库存压力逐渐加大。 4月中旬,新疆煤矿陆续下调煤炭价格150-350元/吨。部分下调价格的煤矿慢慢弥补了5月份的跌幅,煤炭价格继续走弱。 6月底以来,新疆焦煤市场出现企稳迹象,下游询盘增多,煤矿出货量较前期有所改善。
第二部分 2023年下半年全国煤炭市场展望
1、2023年下半年生产供应展望
在一系列保供保价政策下,近年来我国煤炭产量大幅增长,市场供应持续充足。 2023年下半年保供保价政策不变,煤炭生产企业将继续落实保供要求,积极履行长期协议。预计2023年国内煤炭产量将达到47.5亿吨。另据统计,2022年1月至6月,我国煤炭进口量仅为1.15亿吨,但2023年上半年,我国煤炭进口量为2.22亿吨,同比增长93%。今年,我国每月煤炭进口量基本保持在4000万吨左右。与去年相比,这一数字几乎翻了一番。按照目前的进口节奏,初步估计今年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应该是可以的。要突破4亿吨,创历史新高。
2、2023年下半年需求端展望
年初以来,国民经济经历一季度意外复苏和开门红后,4月份经济复苏势头明显放缓,总需求不足成为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展望下半年,下半年经济有望稳步复苏,但复苏强度仍低于疫情同期水平:
(一)尽管有政策支持,但房地产投资长期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随着前期积压需求的释放完成,房地产市场从4月份以来的筑底恢复期进入二次探底期,呈现出“供给疲软、需求下降、库存增加、增速放缓”四大特征。价格。”预计下半年将先推出政策,然后从供需两端着力稳定房地产市场。但目前购房者和开发商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期预期趋于谨慎,需求端复苏面临疲弱预期,以城市分化趋势为主。 。一般来说,“房子跟着人走”。人口流入的城市房价坚挺,人口流出的城市房价下跌。极化现象会变得更加明显。购房将更加理性,房地产的投资属性将下降。
(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高位小幅回落。受益于稳增长的需求增加和提效政策的强化,可为资金来源提供支持,项目开工也可能再次加速。此外,前期在建项目持续推进,基建投资有望继续发挥经济支撑作用。短期来看,增速有望保持较高增速,但专项债券可用规模下降、去年基数较高、隐性债务风险化解等制约因素不容忽视。预计下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将弱于上半年并有所回落。
(三)制造业投资增速在韧性区间内缓慢回落。 1-6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投资增长保持韧性。展望下半年,受益于政策和金融支持,高技术和装备升级投资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但利润疲软、企业去库存、高基数等因素将制约或拖累下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长。预计下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将在韧性区间内缓慢回落。
(四)出口继续负增长。 1-6月出口同比增长0.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6.6个百分点。下半年,外需放缓将再次主导出口量增速,短期出口持续负增长概率较大。虽然上半年经济整体表现疲软,但下半年市场信心将在政策引导下逐步恢复。
综上所述,首先,2023年我国将继续推进煤炭保供保价政策,在稳价保供政策以及进口煤炭的补充下,我国煤炭供应能力或将保持宽松;其次,长期动力煤协议总量和履约率进一步提高,发挥煤炭市场“稳定器”作用。三是煤炭运输保障能力持续提升,预计煤炭市场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最后,从拉动煤炭需求的主引擎来看,预计下半年经济仍支撑煤炭需求。极端天气条件下,夏季旺季煤炭需求将得到释放,煤炭价格或将恢复上涨。但夏季用电高峰结束后,电力需求将有所下降,动力煤将恢复较宽的供需格局。从整体经济形势来看,如果整体经济形势没有好转,预计煤炭价格区间将维持弱势。
第三部分:2023年下半年新疆煤炭市场预测
供给端:国内大型企业、大型集团落户新疆,积极参与新疆煤炭工业开发建设和重组,投资建设了一批产能达1000万吨的大型、特大型煤矿。 1000万吨,逐步释放了新疆煤炭产能。特别是近年来,内地煤炭资源逐渐面临枯竭,煤炭资源开发重点进一步向山西、陕西、蒙古等地区转移。由于新疆产量远远落后于山西、陕西、蒙古,且原煤产量基数较小,原煤产量增速仍将持续。带领。
需求端:新疆已成为综合性能源大省,火电、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等方面都有发展。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国家重要能源基地。近年来,加快实施能源优势转型战略,电力工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新疆已建成4条对外输电通道。 2022年下半年,新疆第五条大型对外输电通道、第三条直流通道——哈密北至重庆±800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新增外送电量400亿千瓦时以上。此外,经过几年的发展,新疆现代煤化工产业已度过初级阶段。新疆现代煤化工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定规模。截至2022年,新疆已投运煤制油企业8家,总产能823万吨/年,煤制气企业4家,总产能61.25亿立方米/年。煤制烯烃企业15家,总产能1122万吨/年;煤制乙二醇企业31家,总产能873万吨/年。
运输方面,预计新疆煤炭运输量仍将继续增长。新疆作为能源输出大省,煤炭运输需求巨大。长期以来,新疆连接内地的交通通道能力相对单一。仍以兰州—新疆为主,库格、哈林、敦格为辅。 “新疆煤炭运输”主要由兰新铁路承担。随着新疆煤炭产量增加、内地部分省份产能退出和资源枯竭,煤炭供应缺口扩大。兰新铁路与内地原有的路网布局已不能满足增量需求。煤炭资源进出口各方都迫切期待走出新疆的新通道。 2021年4月开工建设的江脑铁路,东起哈密市红脑铁路,西至昌吉回族自治州乌江铁路。全长约432公里。预计2023年江脑铁路建成后将形成“江脑港铁路”。“铁路运输体系可贯穿“哈密—准东”两个国家煤炭基地,满足煤炭运输需求准东、三塘湖、淖毛湖矿区。
综合来看,三年来新疆煤炭在全国市场影响力逐步提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作用逐步凸显。随着新疆煤炭市场融入全国统一市场的步伐加快,新疆煤炭价格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中长期来看,新疆煤炭仍以内需为主,河西走廊和宁东地区长期合作消费市场是新疆煤炭出口的核心市场。目前坑价大幅下跌,价格水平处于2021年6月至7月的水平,与2021年第一季度相比,价格水平上涨了70%-100%。价格涨幅与新疆以外矿煤价格涨幅相似。在经历了今年上半年的快速下跌后,预计价格将稳定在目前的价格水平。合理的产业链利润和维持产业链和环节的合理利润是共生的需求。
为稳定新疆市场,调节后续市场季度需求。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继续做好新疆煤炭中长期协会履职监督工作。
2、及时掌握市场供需变化,根据市场供需变化和季度需求提前调整产能与产量关系(做好超产煤矿产量监测,消防管理、环保煤炭管理)
3、总产量仅占新疆总产量的20%,但对整体价格影响较大。做好新疆境内消费煤炭和新疆出口煤炭的差别化价格管理。
4、新疆由于煤炭覆盖,煤炭质量差异较大。大力推进低阶煤开发利用,提升煤炭价值,拓展市场方向,让煤炭原料服务更多下游产业,平衡后续产量逐步扩大。添加问题。 (作者:新疆煤炭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