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时代与人力成本的牵连:从外国人永久居留看中国的变化

2024-10-28 07:03

来源:柳润(ID:runliu-pub),一个洞察我们周围事物本质的公众号。

本文共2752字

课文阅读时间约5分钟

HR私人董事会简介:

前几天,小编看到一群HR私人董事询问如何申请“外国人永久居留”?

外国人需要申请“中国绿卡”吗?我没读错吗?想想N年前,国外绿卡非常流行,而且很难拿到!

这场疫情已悄然向国外迁移,中国也向其他国家伸出了援助之手。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真的越来越强大了!

当我读到刘润老师的文章时,小编才发现,时间和人力成本,看似毫不相关的事情,其实是密不可分的。

以下文字,欣赏:

最近,我打开公众号后台,翻看同学们的评论,发现了两个有趣的问题。

有一个问题是,有同学问我对《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草案有何看法征求意见。

还有一个问题是一位传统制造业的同学提出来的。他说,面对劳动力成本上涨,我们该怎么办?

是选择优化管理、提高效率、对冲,还是干脆换个“轨道”?

这两个问题看似无关,但实际上都指向了我们现在面临或即将遇到的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人口状况

我们先讨论第一个问题。

事实上,除了围绕《外国人永久居留条例》(可以简单理解为向外国人发放“中国绿卡”)草案引发热议外,与人口问题相关的热议事件也不少。最近几年。

比如鼓励二胎、延迟退休、鼓励老人再就业甚至创业、社保问题、生育基金、各地发生的战争等。

30万菲律宾女佣即将进入中国,成为热搜事件。

这些事件中的每一个都指向我们现在面临的人口问题。

在《七霸说》第六季中,携程网董事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梁建章表示,

如果每一代人口减少一半,100年后中国的人口将比美国还少。

1000年后,就没有中国人了。

华人作为一个文明和一个种族消失了。

每代减半意味着什么?

粗略地说,如果一对父母只有一个孩子,下一代的孩子数量将是上一代的一半。

如果一个国家每一代人的人口结构相似,一对父母应该生多少个孩子?

2.1 件。

为什么,2个还不够?

因为我们还要考虑疾病、战争、事故等因素。

那么目前我国的生育率是多少呢?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自1992年以来生育率一直低于2.1,近两年即使放开二胎等政策,生育率依然在1.7左右。

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生育率更低,低于0.7。

这意味着,在这么大的城市里,人口不是每一代减少一半,而是每一代减少2/3。

如果这还不足以让您了解当前的人口状况。

我们引用北京万科原CEO、董事长毛大庆分享的一组研究数据:

90后出生人口比80后减少44.2%。 2000年代出生的人口比90年代出生的人口减少了33.7%。

打个比方,如果80年代出生的人口总数为100人,那么90年代出生的人有56人,而2000年代出生的人只有37人。

抚养比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年轻人(即劳动人口)正在迅速萎缩。

与此同时,非工作人口迅速增加。不久的将来,从2026年到2033年,中国将有约3亿人集体进入退休状态。

由于1966年至1973年的八年婴儿潮,中国总共出生了3.1亿人。

占当今中国总人口的22%。他们什么时候退休?

大概是2026-2033年。

今年是哪一年? 2020.

还有多少年? 6年到13年。

这个简单的数学问题背后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

如果退休政策不改变,劳动力供给将大幅减少,退休人口将急剧增加。

当我们把这两个变化叠加起来时,我们会发现另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

用1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将从一个9亿人工作、养活5亿人的国家,转变为一个只有5亿人工作、养活9亿人的国家。

一旦明白了“九亿人只能靠五亿人养活”,你就会突然明白今天的很多政策以及未​​来更多的政策。

鼓励二孩等提高生育率的手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中长期方案;

向外国人发放“中国绿卡”、延迟退休、鼓励老年人再就业甚至创业等都是中短期解决方案。

本质是增加劳动力人口。人多了,就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人工成本

劳动力减少对企业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劳动力成本正在上升。

第二个问题,面对劳动力成本上涨,制造业该怎么办?

事实上,劳动力成本上涨不仅会影响制造业,还会深刻影响很多行业。

我们以制造业为例来回答这个问题。

前两天和施展老师谈话时也提到了制造这个话题。施展老师还专门画了一个“二维四象限”模型,帮助学生解决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否会转移的问题。

如果您还没有阅读“谈论选角”文章,我推荐您阅读。

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这张图。

因为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供应链体系,如果你的工厂对供应链的要求非常高,需要采购大量的备件,那么你的供应链就会更加复杂,对中国的依赖就会更加严重。更高。

图中的人工成本比例指的是简单人工比例。所谓简单劳动,是指通过培训可以很快上手的劳动。

复杂的劳动,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实践,在图表的横轴上是无法统计的。

这个时候,对于你来说,面对劳动力成本上涨的问题,你要做的就是确定自己处于哪个象限。

如果您位于绿色象限,则绝对不需要移动。

如果你的公司处于红色象限,人力成本比例高,供应链复杂度低,那么你要考虑是转型还是转移?

有什么意义呢?

转型就是将自己的产品转变成供应链复杂度高、劳动力成本低的行业。

转移意味着你要开始考虑积极将工厂搬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比如越南、印度等地。

说到转运,为什么图中会提示转运地点是否需要靠近中国呢?

那是因为中国拥有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无可比拟的供应链体系。如果你的产品对供应链复杂度要求很高,那么如果你搬出去,你必须靠近中国。

如果供应链复杂度不高也没关系,不靠近中国也可以。

除了史老师的建议之外,我还想给大家提一个解决劳动力成本上涨问题的建议。

那就是利用技术。

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在奥斯卡获奖纪录片《美国工厂》的最后几分钟,福耀玻璃美国工厂的一位经理向曹德旺汇报了工厂自动化的进展:“我下次要做的就是取消这四个人。”

我们在1月13日的文章中列出了已经应用于各个行业的机器人,例如自动制鞋、自动包饺子、农药喷洒、手术等。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调查显示,未来五年,机械和机器人将取代我国近5%的工人。

一切可以被机器替代、提高效率的东西都是趋势。

我建议大家提前规划,利用机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向供应链复杂度高、劳动力成本低的行业转型。

最后的话

最后,我们回到大家身边。

也许有人会说,机器人的大规模使用肯定会排挤某些岗位上的人,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听起来有点残酷,但也让人不舒服和悲伤。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机器人的大规模普及是否也意味着:

我们每个人都要变得比以前更重要,要做比以前更重要、附加值更高、产出更高的事情。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个人的我们该怎么办呢?

1.保持健康,不断学习,提高自我。

养育他人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被别人抚养长大是痛苦的。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持健康。

我知道我不可能在60岁退休。

而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跟上时代的变化,计划工作到80岁。

如果你照顾好自己,你会轻松得多。

2、好好养育孩子。

如果可以的话,培养孩子对数学和编程的兴趣。

毕竟未来机器自动化、人工智能都需要这样的能力。

我们这一代人努力给孩子最好的条件,希望他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但也许遗憾的是,我必须说实话,我亲爱的孩子,你可能要比我们更加努力。

你必须知道如何创造。

中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但最终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