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制度改革后,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中国人民银行每日公布人民币对美元和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中间价。在此基础上,各外汇指定银行在浮动范围内自行决定。确定挂牌和买卖汇率。接下来请欣赏学拉小编在网上搜集整理的会计汇率精选。
会计汇率的选择
记账汇率,又称即期汇率,是指企业进行外币经济业务时进行会计处理所使用的汇率。该汇率可以是会计时的市场汇率,也可以是会计期间某一天的汇率。例如,采用当月1日的市场汇率作为当期的核算汇率。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由于汇率变动频繁,为了减少核算工作量,多采用当月第一日的汇率作为当日的核算汇率。记账汇率一般采用中间价,也可以采用银行买入价,由企业选择。会计汇率的确定:采用发生日或月初的汇率。企业的会计汇率一旦选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变更会计汇率的,应当在变更当年的财务报表附注或补充资料中说明。
记账汇率资本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记账汇率可以是外币业务发生当日的汇率,也可以是当月1日的汇率。记账汇率一旦选定,注册账户时不可随意更改。在具体应用中,对外币结算的资产、负债及相关收入和费用,可以采用外币业务发生当日的汇率或当月1日的汇率进行核算。对于以外币投资的资本:
1、合同、章程约定汇率的,按照约定汇率入账。
2、合同、章程没有规定汇率的,若记账本位币与记账本位币一致,则可以采用当日汇率进行核算;
币种与记账本位币不一致的,按照第一期首次收到出资时的汇率进行核算。投资资产以外币计价的,按照投资当日或当月1日的汇率折算。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会计人员往往为了方便或已有的习惯而一意孤行,不完全按照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如果企业内部使用不同的会计汇率,在采购或销售时就会出现错误。不同的采购成本、不同的销售收入等,由此造成的会计处理不一致,会导致会计信息无法比较。当不同的公司采用不同的会计汇率时,公司之间的会计信息也缺乏可比性。
记录汇率的会计实务
汇率变化
汇率始终在变化,导致同一外币金额在不同时点对应不同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两者相互转换就形成汇兑损益。企业日常外币业务发生的汇兑损益原则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所得税筹划的关键是通过选择合适的会计汇率,使计算出的净汇兑损失最大化或使净汇兑收益最小化。尽量减少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会计汇率是指企业在外币业务发生日记账时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所采用的汇率。根据会计制度,企业可以选择外币业务发生日的市场汇率作为会计汇率,也可以选择外币业务发生时的期初市场汇率作为记账汇率。记账汇率,一般为当月1日的市场汇率。月末(或季末、年末)将各外币账户期末余额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期末余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以相应的会计记账本位币账户期末余额确认汇兑损益。这给我们的税务筹划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以下为外币兑换业务税务筹划方法示例。
例子
例1:某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拥有美元外币账户。公司去银行将5万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该行当天美元买入价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当月1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20元人民币。当天市场汇率为1美元=8.35元人民币。
若企业选择当日市场汇率作为核算汇率,则产生汇兑损失50000×(8.35-8.25)=5000元;若企业选择当月1日汇率作为会计汇率,则产生汇兑收益50000×(8.25-8.2)=2500元。因此,当汇率上升时,选择当日汇率作为该业务的核算汇率更有利,当汇率下降时,选择当日1日汇率更有利。月。
例2:某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拥有美元外币账户。公司去银行兑换人民币5万美元。当天银行美元卖出价为1美元=8.45元。当月1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20元人民币。当天市场汇率为1美元=8.35元人民币。
若企业选择当日汇率作为会计汇率,则产生汇兑损失50000×(8.45-8.35)=5000元;若选择当月1日汇率作为记账汇率,则汇兑损失为5万×(8.45-8.2)1.25亿元。 。因此,当该业务的汇率上涨时,选择当月1日的汇率作为核算汇率比较有利;当汇率下跌时,选择当天的汇率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