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个人双向纸贵金属交易业务、个人双向外汇交易业务、个人实物纸金纸白银交易业务和“压岁钱”业务将暂停营业。暂停。 上述业务持仓客户有现货库存的客户可以在10月17日前择机平仓。
此前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也相继宣布,将于8月15日暂停账户黄金、账户白银业务开户交易,并自动终止设定账户黄金、账户白银、账户白金定投计划。
金价从今年3月份开始下跌。 按理说现在正是买入黄金的好时机。 许多实体金店的销售额正在增加。 但越来越多的国内银行正在收紧个人贵金属业务。 为什么是这样? 是为了阻止大家在底部买贵金属赚钱吗?
首先,银行个人贵金属业务实际上是“纸黄金”和“纸白银”。 对于投资来说,实物黄金需要额外的劳动力成本,交易麻烦,不方便。 一般来说,人们购买后,会在家里保存几年甚至更长时间。 因此,黄金投机者一般通过“纸黄金”进行交易。
我们通常所说的黄金价格,大多是由“纸黄金”的交易决定的。 实物黄金在交易中所占比例很小。
因此,“中国大妈”购买的金手镯、金项链等实际上并不能影响市场价格。
黄金是个好东西。 从古至今,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对黄金趋之若鹜。 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转型,目前黄金价格仍以美元计价,美元价格对金价有直接影响。
本轮黄金的下跌与美元走强有很大关系。
进入2022年以来,美联储已经3次加息,而且每次幅度都比上一次更大。 第一次加息25个基点,第二次加息50个基点,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
然而,连续大幅加息并没有能够有效遏制美国的通胀压力。 2022年6月,美国CPI仍高达9.1%。
如果通胀无法得到控制,美联储将继续加息,美元将继续走强。
如果你有一些经济学常识,你就会知道美元和黄金是负相关的。 美元越强,资金流动性越弱,金价就越低。
不过,目前黄金也存在一些利好因素。 一方面,全球进入加息通道后,全球经济增速不太乐观,不少国家可能陷入衰退; 另一方面,当前地缘政治冲突尚未有效缓解,国际避险情绪依然较高。
多头和空头交织在一起。 一旦市场出现扰动,金价可能会出现大幅波动。
黄金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投资产品。 既可用于期货投资,又可用于现货投资。 然而,期货黄金投资是一种高风险、高杠杆的投资产品。
与此同时,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黄金从来都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 美国各大投行和欧洲投行巨头都曾操纵金价。
例如,2020年9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判定摩根大通犯有金属期货市场欺诈罪,随后被罚款9.2亿美元。
在这样一个类似的市场上,我们曾经遭受过一次大损失——“原油宝”事件。
“原油宝”是中国银行推出的与石油期货挂钩的金融产品,类似于期货交易操作。
最理想的情况下,原油宝的多头头寸和空头头寸数量是相同的。 这时多头损失的钱就是空头赚的钱。 多头和空头头寸的风险得到完美对冲。 中国银行无需持有任何头寸,赚取的只是客户的手续费和外汇点差。
然而2020年初,国际原油价格非常不稳定:受疫情影响,多国停产停产,全球原油需求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为了摧毁美国页岩油,沙特和俄罗斯联手上演双重动作,压低了油价。 2020年4月,石油价格已达到每桶20美元。
价格低得令人难以置信。 投资者认为肯定会上涨,所以买入多头。 据中国银行统计,原油雷暴当晚,多头持仓占比95%,空头持仓仅占5%。
为了对冲额外的风险敞口,中国银行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建立了巨额多头头寸。
要知道,“原油宝”上的这些投资者都是“投机客户”,不具备任何实物交割能力。 如果合约到期或仓位被平仓,则只能选择现金交割。
2020年4月20日,美国WTI原油期货2005合约价格暴跌至负值; 4月21日上午,“原油宝”投资者一觉醒来,发现“原油宝”账户已“满”。 原来不仅头寸全部清仓,甚至还要求中国银行支付每桶油260多元的费用。 没有杠杆,就形成负债,损失惨重。
“原油宝”事件以来,国家对金融市场风险的防控和监管更加严格。 从2020年底开始,国内商业银行陆续发布公告,暂停代表上海金融交易所开立新账户和持仓业务,并将逐步全面退出个人代理业务。
2021年12月,央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衍生品业务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通知》中提到,银行保险机构不得通过柜台与个人客户直接进行交易。 衍生品交易。 此外,贵金属、大宗商品、外汇等不涉及标的物实际交割的账户型产品也受到监管。
收紧贵金属交易是为了防止“原油宝”的悲剧再次发生。
王雅涵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