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和很多财经主播都告诉我,不看好大宗商品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未来可能会加息。 那么这个逻辑对吗?我们和朋友们简单交流一下,供大家参考。 请大家点赞关注,慢慢学习。
1、加息导致大宗商品下跌的逻辑:逻辑传导机制是加息后全球流动性会收紧。 这样,商品价格就会因货币需求减少而下跌。 此外,由于银根收紧,实体经济的发展将受到限制,这也会减少大宗商品的需求;
2、加息与美元指数的关系:多位财经主播表示,加息会导致美元指数进一步上涨,而大宗商品和美元指数往往反方向运行。 因此,在美元指数上涨的趋势下,大宗商品势必进入大熊市周期;
那么这个逻辑正确吗?
之前我在直播的时候和朋友聊过美元加息的条件。 这种情况不是由于通货膨胀,而是取决于美元的走势。 美元指数代表了美国的国家信用。 美元指数上升表明美国国家信用强劲,美元指数上升则表明美国国家信用下降。
从目前来看,虽然美国在疫情后释放了数万亿美元的流动性,但按理说会影响美元指数的运行。 不过,今年5月份以来,美元指数一直处于缓慢上涨的走势。 这是什么原因呢? 事实上,国外其他国家印制的货币远多于美国。 这里的逻辑是,美元指数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世界上其他货币的强弱程度;
所以我说过,加息美元利率最重要的条件就是看美元指数的表现。 如果美元指数继续上涨,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因为对于美国来说,无论印多少钱,总会有人想要,也总会有价值。 然而,一旦美元指数下跌,就表明美元的扩散已经影响了美国的国家信用。 这个时候就必须加息,以保证美国的国家信用;
也就是说,美元加息一定是美元指数的下行周期而不是上行周期。
刚才提到,美元指数的下跌与大宗商品的上涨周期不谋而合。 这是有历史数据支持的。 例如,美国第五轮加息周期中,2004年6月至2006年7月,基准利率从1%上调至5.25%。 代表全球大宗商品指数的CRB从265上涨至349,涨幅超过30%。 在此期间,LME铜从2649美元上涨至7780美元,涨幅达193%。
因此,我们认为,在美元指数没有大幅走弱的情况下,美元不太可能选择加息。 即使加息,也必须是在美元下行周期期间。 在下行周期中,市场会选择抛售美元、购买资产。 届时,新一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将拉开帷幕。
关于作者:
陈星宇,中利资产执行董事,上海财经大学MBA,中国特色价值投资理论先驱,专门从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和研究。 曾担任上海传播频道财经评论特邀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