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前联合国粮农:中国大米价格上涨是主要出口国

2024-04-03 14:04

近期,COVID-19疫情导致国际市场大米、小麦等主粮价格上涨,其中大米价格达到七年来最高水平。 尽管总体供应充足,但这种情况促使各国政府建立库存。 不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前官员表示,中国粮食储备充足,目前无需担心粮食短缺。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4月8日报道,受疫情影响,粮食进口商抢购备货,出口商限制运输。 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创七年来最高水平。

据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称,3月25日至4月1日,破碎率5%的白米价格上涨了12%。据路透社数据,目前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已达到自去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2013 年 4 月下旬。

CNBC指出,大米价格上涨是由于主要出口国印度和越南出口供应中断后,市场对泰国大米的需求增加。 在3月份价格见顶之前,由于泰国干旱以及亚洲和非洲进口商的强劲需求,大米价格在2019年底开始上涨。 泰国是继印度和越南之后的第三大大米出口国。

此外,近期小麦价格也有所上涨。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显示,自 3 月底以来,由于消费者恐慌性购买以及对一些国家禁止销售小麦的担忧,小麦价格已上涨约 15%。

3月24日,越南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禁止在3月28日之前签署任何新的大米出口合同。几天后,东南亚另一个主要大米出口国柬埔寨也做出了类似决定。 柬埔寨首相洪森3月30日宣布,柬埔寨将从4月5日起暂停白米和稻谷出口,但允许出口香米。

中国最近大米期货价格_大米期货价格最新行情_大米期货行情

与越南、柬埔寨一样,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主要农产品出口国也相继做出收紧出口的决定。

对于各国粮食出口限制浪潮,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研究员拉​​博德·大卫此前接受澎湃新闻(微博)采访时表示,除越南外,其他国家的出口限制政策仍在继续。有限的。 因此,现阶段无需担心粮食危机。

不过,大卫也强调,政府的一些决定会加剧公众恐慌和市场不稳定,影响会更大。 另一方面,各国政府针对疫情做出的封锁决定也会影响食品运输和物流。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现在停止(粮食)生产,中国也没有理由担心眼前的短缺。” 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市场、贸易和机构主任、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农业发展经济部前主任罗布·沃斯(Rob Voss)在书面采访中回应澎湃新闻。 “据我们了解,中国似乎拥有10至13个月的小麦和大米储备——按照通常标准来看,这已经相当大了。”

4月2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表示,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储备充足,价格长期稳定。 国际市场对我国粮食供应影响不大。

点击进入主题: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国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