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我们看到美联储的鹰派立场没有改变,打破了此前宽松和紧缩的预期。在进入这次所谓的技术性衰退之后,您认为接下来会出现实质性的衰退吗?如果有,什么时候会来?
李奇霖:我觉得美国经济出现衰退是一个大概率事件,甚至可以说是美联储想要的效果。因为现在美国通胀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它的供需结构有点不平衡。
供给端就是劳动力,很多劳动力已经退休了。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另一方面因为疫情的影响,有些人可能提前退休,所以这就导致美国劳动力市场很紧张。劳动力供给还没有恢复,而且很紧张。核心就是要把一些过剩的需求消除掉,所以这就意味着你要承受衰退,所以衰退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有几条路径需要关注,一条路径就是库存,美国的库存普遍比较高,未来去库存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那么你会发现,现在劳动者的名义收入看上去很高,工资增长的很快,但是扣除通货膨胀之后,实际收入并不是特别理想,而且很多收入是因为生活必需品涨价,导致可选消费变少了,所以反映到数据上,你会发现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是走比较低的。
第三是房地产。随着美联储加息,房贷利率快速上升,导致购房者的成本快速上升。所以随着这些势头,你会发现后续的总需求很可能低于预期,所以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比较大的负面影响。至于具体时间,我们估计从明年一季度开始会比较明显地出现。
9月加息75个基点预期升温,美股承压
第一财经日报:那么在鲍威尔杰克逊霍尔会议声明之后,9月加息75BP的预期是否比会前增强了很多?
李奇霖:对,这次很明显是这样的预期被修正了。所以美联储后续的加息节奏,包括坚定的立场,可以说是站在了市场的对立面。你可以看到最近会议之后,美国股市整体的走势也是非常不好的,所以这个其实也体现了鹰派的效应。
如果美国进入衰退周期,债券市场将进入“看跌平盘”状态
第一财经日报:您刚才提到,进入实质性衰退的可能性很大,请问各大资产类别的走势将会如何?
李奇霖:如果美国进入衰退周期,你会发现这个时候股市往往表现不好。至于债市,需要看债市,一方面经济处于下行状态,另一方面需要看控制通胀的效果。如果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真的抑制了通胀,或者市场对通胀下行的预期比较强,那么短期利率可能维持高位,同时长期利率可能出现边际下行压力。所以这个时候收益率会高度持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债市应该是处于看跌状态。那么大宗商品可能面临较大的压力,特别是与工业增长相关的商品,所以它下行的风险应该比较大。
海外主要资产类别拐点已开始显现,新兴市场将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第一财经日报:您认为重大海外资产的拐点什么时候到来?
李奇霖:其实你可以看到现在各大资产类别的拐点已经比较明显了,你可以看到美国股市跌了不少,欧洲股市最近表现也不太好,然后亚太市场最近表现也比较弱。如果美联储继续以鹰派的姿态加息的话,那么大家对增长预期可能会更加谨慎,这对全球都会有影响。
汇率贬值风险总体可控,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仍处于高位
第一财经日报:我们看到美元指数不断创下新高,已经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在这种情况下,您认为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还会继续承压吗?
李奇霖:其实这次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最近美元升值比较快,美元增长比较快,人民币汇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跟随美元的,所以会有一定的贬值压力。
然后第二就是货币政策周期不一样,我刚才讲到美联储加息的信心非常足,但是同时我们国家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宽松的周期。可以看到在LPR利率下调之后,包括公开市场操作的一些降息,人民币汇率贬值是最快的。也就是说别人在收紧的时候,你在宽松,这样自然就会导致人民币汇率有一定的贬值。而且从利差来看,不管是从政策利差来看,7天逆回购政策利率和美国联邦基金基准利率的差额已经是倒挂了。那么从长端来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美国国债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是倒挂的。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必然会出现债券市场一定程度的资金流出,所以这样也会加大贬值的压力。
第三是从国内经济特别是房地产来看,风险还没有完全化解,也加剧了市场对风险溢价上升的担忧。所以总而言之,这三点都会导致汇率出现比较快的贬值。
但实际上整个风险是可控的,我们认为是非常可控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幅度跟一些其他经济体比起来还不算大,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还是比较高的。所以我觉得人民币汇率贬值是合理的。否则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过高,出口的竞争力就会受到很大的抑制。所以我觉得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问题不是很大。
第一财经日报:今年破“7”的概率大吗?
李奇霖:汇率会不会破7关口现在还不好说,不过还是要考虑美元市场上美元的走势,以及国内货币政策的一些动作。
传统增长动能减弱,市场风险偏好难提振
短期内A股将出现一定波动
《第一财经日报》: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中美利差倒挂,美联储立场相对强硬鹰派,您认为9月份国内A股会出现一些波动吗?
李奇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内A股并没有因为美联储的鹰派立场和汇率的贬值而处于震荡的状态。我觉得目前国内A股的状态,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传统增长动能,有一定的下行压力。当然传统增长动能下行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传统动能不挤压泡沫的话,肯定会抑制新的增长动能。就拿房地产来说,其实房地产泡沫减少是好事,但是房地产泡沫减少如果幅度过大的话,能不能持续呢?这个市场是比较担心的。而且目前还有一系列的救市措施,要解决住户部门也就是购房者和房企之间的互信问题,所以这个时候不能只保证交房,其实我们还是要保房企,要加速房企之间的兼并重组,这个比较关键。
因此传统增长动能的下降使得市场风险偏好难以提升,这就导致另一点,更多的市场资金投向了新兴增长板块。比如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芯片、半导体等代表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产业链安全、能源安全等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方向。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估值不低,投资者不敢长期持有。
所以你会发现最近板块轮动非常快,我知道我应该投这些板块,但是估值不低,所以我可能在这些板块之间来回切换,我不敢太忠诚,所以这会造成市场处于一定的波动状态。当然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型,我们还是相信我们刚才讲的符合高质量发展方向的硬科技,长期还是会有很好表现的,我们相信这个,但是短期可能会有一些波动。
今年LPR仍有下调空间,降低购房成本利于释放消费空间
第一财经日报:您刚才提到,目前国内的货币政策还是以稳中向好为主,您认为年内房贷利率还会进一步下调吗?
李奇霖:我觉得LPR应该下调。因为现在购房贷款利率高,确实高,比经营性贷款利率高很多。上次下调之后还是4.15%,但是据我了解,一线城市买房的成本大概是新房4.5%-5%,二手房5%-5.5%,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你会发现整个市场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没有那么高,那么结果是什么呢?大家都提前还贷。
如果能把利率降下来的话,我可能会考虑加一些杠杆,做一些消费等等。上次LPR下调,粗略估算一下,可以释放500亿到600亿的消费。就是说如果继续降的话,还可以释放消费潜力。所以对稳定内需、扩大消费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也应该降。
财政政策应稳定居民资产负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