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银行贵金属业务收紧,多家银行停办相关业务,投资者何去何从?

2024-09-06 15:01

今年以来,各大银行对贵金属业务的收紧力度不断加大。继收紧个人贵金属业务的代理后,近期多家银行又纷纷采取行动,限制账户贵金属。近日,招行发布公告,宣布将于近期停止个人纸质贵金属双向交易业务、个人外汇双向交易业务、个人实时纸黄金、纸白银交易业务及“招财进”业务。8月7日,北京商报记者从招行客服人员处获悉,上述业务不再开展,此前的存量客户也无法交易,只能平仓。

此前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也宣布将于8月15日暂停账户黄金、账户白银业务开户交易,并自动终止已建立的账户黄金、账户白银、账户铂金定投计划。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基于投资权益保障、合规考虑,商业银行有望逐步关闭贵金属账户交易。对于较为谨慎的投资者,建议购买实物黄金,如投资金条等。

账户贵金属正在逐步被关闭

继暂停新开相关业务交易后,招行对账户贵金属业务进行了进一步调整。8月6日,招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个人纸质贵金属双向交易业务、个人外汇双向交易业务、个人现货纸黄金白银交易业务及“招财进”业务将于近期暂停。上述业务持仓客户及现货库存客户可选择于10月17日前平仓。

8月7日,北京商报记者从招商银行客服人员处获悉,暂停意味着招行今后将不再开展上述业务,未来是否恢复也尚不确定。目前,上述业务已不再开展,现有客户只能进行平仓操作。

在正式宣布暂停账户贵金属业务之前,招行就已宣布暂停2021年相关业务新开通交易功能。当时该行发布公告称,自2021年8月23日起,暂停个人纸贵金属双向交易业务、实物纸黄金纸白银交易业务、个人双向外汇交易业务新开通交易功能以及“招财进”业务新开通交易(含现货购买)功能,客户将无法发起新开通交易,已有交易平仓不受影响。

谈及暂停贵金属账户业务对银行和投资者的影响,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短期内,由于交易成本上升、开户限制等因素,部分银行相关贵金属交易业务客户可能减少,相应的费用等服务相关中间收入也会减少。但该类业务在银行整体收入和利润中的占比并不高,对银行整体经营影响有限。同时,有利于落实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减少潜在的投资纠纷,更好地维护金融机构的市场声誉。

常见的账户贵金属有账户黄金(即纸黄金)、账户白银(即纸白银)等。此前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也宣布将于8月15日起暂停账户黄金、账户白银业务开户交易,并分别自动终止账户黄金、账户白银、账户白金定投计划。

贵金属紧缩政策或将继续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在贵金属业务上动作频频,除账户贵金属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等银行均收紧了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个人贵金属交易业务,具体措施包括提高交易保证金比例、暂停或关闭买入开仓交易、对无持仓或交易的客户解除合约等。

以兴业银行为例,该行对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个人贵金属交易业务进行调整,自7月15日15:30收市起,该行将关闭个人客户开延期合约、买入现货合约功能,平延期合约、卖出现货合约功能不受影响,客户存取款功能不受影响。

对于今年以来多家银行收紧代理个人贵金属交易业务和账户贵金属的原因,中金所(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所所长王红英认为,多家银行收紧个人贵金属业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美联储加息之后,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性进一步加大,金价波动也更加明显,为保护投资者权益,不少银行对相关交易进行了调整;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按照银保监会相关规定逐步回归面向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贵金属等一些中间衍生品业务正在有序退出。

近期贵金属价格波动较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以COMEX黄金为例,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3月份以来,COMEX黄金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走势,一度跌破2000美元/盎司及1900美元/盎司关口,近期则徘徊于1700美元/盎司至1800美元/盎司之间。

从政策导向来看,2021年12月,央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衍生品业务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银行业和保险业机构不得通过柜台方式直接与个人客户开展衍生品交易。此外,记账式贵金属、商品、外汇等不涉及实际交割基础资产的账户产品也在监管范围内。

从各家银行相继出台的限制措施来看,有市场观点认为,银行或将逐步关闭交易型贵金属投资产品,最终清空客户,只保留实物投资产品。

对此,王红英表示,基于投资权益保障及合规考虑,预计未来商业银行将逐步关闭贵金属账户交易。对于投资者来说,既要把握贵金属走势,提升投资专业技能,同时对于贵金属投资类型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产品。

“除了实物、期货、账户贵金属,投资者还有很多其他选择。”王红英介绍,比如黄金ETF产品、黄金股票市场交易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对于比较谨慎的投资者,建议购买实物黄金,比如投资金条等。

北京商报记者 孟繁霞 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