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最贵新股终于露出了神秘的面容。
今天,最贵新股和麦股份正式挂牌交易。和麦股份开盘报633.66元/股,以此计算,中签可赚约3.8万元。开盘后,和麦股份继续大幅上涨,盘中一度大涨38%,创下770元的日内高点。以此计算,中签可赚10.6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证券作为承销商,在发行阶段承销了65.14万股恒脉股份。按最高价计算,中信证券获利约1.38亿元。中信证券旗下的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也参与了恒脉股份的跟进投资,获配20万股,配售金额为1.12亿元。也就是说,中信证券持有恒脉股份85.14万股。以此计算,中信证券获利约1.8亿元。
今天,这只最贵新股的表现可谓“傲骨之战”。发行阶段,和麦股份遭遇大面积弃购,其中弃购金额高达3.63亿元,为科创板历史上首次。有网友称,“弃购的朋友,凭实力不肯收‘红包’。”
不过,记者整理历史数据发现,认购阶段弃购金额较大的新股,上市首日依然上涨,不少个股涨幅明显。如圣美上海弃购金额5126万元,上市首日收盘价上涨52.65%;诺维信弃购金额2700万元,上市首日上涨55.18%。
放弃购买新股的原因一般是因为“上涨”
历史数据显示,认购阶段弃购量较大的新股,上市首日依然呈现上涨趋势,不少股票出现明显涨幅。
此前弃股率较高的注册制新股强瑞科技上市首日表现强劲,当日暴涨近170%。上市首日收盘,强瑞科技报收56.10元,涨幅88.13%。若按收盘价计算,中签一手可获利1.3万元。承销近51万股的承销商国信证券,若按收盘价计算,获利将超过1300万元。
此外,其他历史上弃购量较大的A股新股,上市首日基本都上涨,部分涨幅超过50%。 如圣美上海弃购量5126万元,上市首日收盘价上涨52.65%;邮储银行弃购量6.5亿元,上市首日收盘价上涨2%;诺维信弃购量2700万元,上市首日上涨55.18%。
除了全部A股的情况外,记者还统计了科创板上市后弃购金额较大的股票表现,多数均有上涨。如石头科技弃购金额1500万元,首日涨幅达84.46%;中芯国际弃购金额1348万元,上市首日收盘涨幅超200%;聚益科技弃购金额超1000万元,首日涨幅达94.57%。
记者注意到,和麦股份已在公告中提醒投资者注意流动性不足风险。和麦股份称,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4000万股,其中首次上市流通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为880万股,占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22.00%。公司首次上市流通股数较少,存在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此外,上市公告书还公布了公司稳定股价的计划。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三年内,除因不可抗力、第三方恶意炒作等因素导致的股价下跌外,若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公司上一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二十个交易日构成“稳定股价措施触发日”,如公司净资产或股份总数因除权除息等原因发生变化,上述每股净资产需作相应调整,下同),同时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关于回购、增持等规定的,则将触发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独立董事除外)、高级管理人员执行稳定公司股价的措施。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一些券商研报还专门研究了近期新股上市后的表现。
华安证券研报指出,询价新规实施后,新股平均涨幅在40%-50%之间,较询价新规实施前大幅回落;开盘半小时内仍存在较大抛压,价格普遍出现大幅下跌,10点之后交投气氛逐渐回暖;尾盘价格震荡较大,平均涨幅较大,这两个时段均有可能出现盘中价格高点。
华安证券表示,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新股因股价下跌,投资者交易情绪受到影响。在上午抛压过后,跌价新股股价在10点左右出现反弹,而这个时间往往是全天高点。投资者可能在上午推迟抛售,观察日内股价走势,希望股价上涨。因此,跌价新股在下午仍存在一定抛压,导致临近尾盘,股价走势愈发糟糕。
弃购金额创科创板新高
恒脉股份创造了多项历史纪录,其中3.63亿元的弃购金额为科创板历史第一。记者梳理历史数据发现,能与恒脉股份相提并论的公司只有百济神州,其弃购金额为1.99亿元。从弃购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比例来看,恒脉股份为6.5%,依然打破了科创板历史纪录。紧随其后的盛美上海比例仅为1.39%。
和麦股份弃股现象为何如此严重?市场普遍认为,价格过高或许是重要原因之一。和麦股份发行价为557.8元/股,创历史最高新股发行价。中签一只新股需28万元,部分中签的散户可能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
记者注意到,在早期申购阶段,就有不少投资者退出。申购数据显示,本次网上发行有效申购账户数为490万户,这是近年来科创板新股申购数量的最低点,其他股票的网上申购数量都在550万户左右。
此外,在申购该股时,多家券商已对散户投资者发出风险提示,券商称,“友情提示,和麦股份新股价格较高,如果不想要,请谨慎申购,尽量不要中标后就放弃。”
部分券商也表示,新股认购无法取消,若中签需考虑是否愿意、有能力全额支付,建议参与认购前慎重考虑,避免中签后无法支付。
作为主承销商,中信证券在恒脉科技投入了不菲的资金。首先,中信证券进行了战略跟进投资,共计20万股,金额为1.1亿元。其次,投资者缴款后,出现了弃股的情况,弃股金额为3.63亿元。按照规定,这部分需要承销商承销。也就是说,中信证券在恒脉科技投入了约4.7亿元。
价格为何这么高?
招股书显示,浩迈科技是一家以光伏逆变器及其他电力转换设备、电气成套设备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光伏逆变器领域,公司产品包括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以及基于微型逆变器概念设计的模块化逆变器及其他电力转换设备。
业内人士分析,公司发行价异常高有多种原因。
首先从发行规模来看,和麦股份发行1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4000万股,公司整体股本规模较小,发行后总市值为223.12亿元,对应募资规模为55.78亿元。
其次,从估值角度看,2018-2020年恒迈股份净利润分别为0.16亿元、0.81亿元、1.04亿元,近三年增长率达186%。发行价对应发行市盈率为214.32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225.94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对应2021年预计市盈率为113.84倍。根据业内人士测算,公司2022年动态市盈率约为54倍。
市场多数认为,钬美可以合理对标海外竞争对手Enphase,Enphase美股市值约300亿美元,微型逆变器价格较高。对标国内可比公司,业务与钬美最接近的固德威总市值367亿元,锦龙科技2022年PE预测约50-60倍,Enphase 2022年PE预测约80倍。
此外,从询价情况来看,机构对公司的看好程度相对较高,共有385位投资者管理的7760只配售对象参与询价,投资者报价集中度最高的三个价格分别为524.28元/股、710.50元/股、590.00元/股。发行人及主承销商经过慎重决策,最终确定发行价格为557.8元/股。
虽然发行价较高,但公司高管、核心员工均通过资管计划参与战略配售,相当于跟随最终价格,董事长出资1.74亿元,资管计划整体规模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