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6月3日电(分析师张伟同 魏源 卢光远)2020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升值,截至2021年5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价达6.3607,累计升值幅度逾12%。本轮人民币升值受美元贬值、中外基本面分化等因素影响,有其基本面支撑因素,但短期过快升值也有资金炒作之嫌,引发政策干预,升值趋势趋缓。但由于内外部多空因素交织,未来仍需警惕人民币大幅波动的风险。
从影响看,人民币升值没有改变我国出口稳中向好的趋势,对整体出口负面影响有限,但给部分行业带来了明显的汇率风险和损失。此外,从微观看,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明显加大,外贸企业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日益加大。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依然薄弱,面临专业能力不足、成本较高等问题,企业被动承担汇率风险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汇率风险管理水平与日益波动的汇率环境不匹配的问题亟待改善。
1. 美元贬值与基本面分化推动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上是内外部因素的共振推动了此轮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从外部因素来看,主要原因是美元的持续贬值。自去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美国为应对疫情推出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政策和极其激进的量化宽松政策,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一直维持在0-0.25%的低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则大幅扩张。截至2021年5月26日,美联储资产规模达到7.9万亿美元,而2020年初仅为4.17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美联储的总资产增加了近4万亿美元,几乎翻了一番。这意味着美元的流动性不断向全球泛滥和溢出,给美元带来持续的贬值压力。 2020年3月,美元指数在触及103左右高点后开始震荡走弱,5月下旬起开始加速下行,最低跌至89左右。2021年前三个月,美元指数曾反弹至93上方,但目前已回落至89左右。截至2021年5月31日,2020年下半年以来美元指数累计跌幅已达8.76%。
从内因看,主要原因是我国基本面强劲,与海外形成明显分化,对人民币形成支撑。得益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我国成为202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在此基础上,我国维持常态货币政策,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政策选择形成鲜明对比,中美利差明显扩大,凸显对外资吸引力。受防疫物资大规模出口、我国出口市场份额提升、发达经济体在大规模刺激政策下需求复苏等因素影响,我国出口表现良好,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对人民币形成基本支撑。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8.47万亿元,同比增长29.2%。其中,出口4.61万亿元,增长38.7%;进口3.86万亿元,增长19.3%;贸易顺差7592.9亿元,扩大690.6%。
综上所述,2020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有基本面基础,但短期内快速升值可能叠加投机因素,尤其是近期人民币汇率跌破7.4关口后,市场贬值预期过重,引发央行口头干预、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干预,政策态度趋于明朗。未来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将有所缓和,但在国内外利多利空因素交织影响下,未来仍需警惕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的风险。
2. 本轮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影响总体有限,但对部分行业产生了冲击
202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和出口额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国际市场份额也创下历史新高,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一季度,我国出口总额继续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8.7%,贸易顺差扩大690.6%。可见,本轮人民币升值并未改变我国出口稳中向好的趋势。
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近年来,我国出口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较小,受外需强弱影响较大。如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就表示,2000年至2017年,我国出口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呈现稳定的负相关关系。但2017年四季度以后,这种相关性不再显著,出口更多受外需强弱影响。2020年,我国出口市场份额提升,对出口形势的影响比人民币汇率波动更为关键。
虽然当前人民币大幅升值对整体出口影响不大,但对一些行业和企业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而且这种负面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霞表示,人民币汇率升值会直接导致多数产品出口型企业的汇兑损失增加,从而对其利润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据测算,多数产品出口型企业的汇兑损益对财务费用的扰动较大,多数行业汇兑损益占净利润的比重不足10%。
张霞认为,人民币持续升值也会对企业的海外收入和毛利率产生间接影响。在本币升值阶段,以外币计价的产品价格会上升,产品竞争力会相对下降,导致海外销售下滑,海外收入缩水。另外,由于签订合同与确认收入存在时差,收入确认金额也会减少。面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收入“缩水”,不少企业为了减轻订单减少的压力,可能会采取降价措施维持市场份额,但要承受毛利率进一步下滑甚至利润亏损的压力。其中,棉纺织产品、其他家居、面板、太阳能、基础件、贸易等行业受影响最大。
此外,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的变化对企业现金流有显著影响。可以发现,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对采掘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业、金融业等几大行业的现金流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则会导致这些行业的现金流产生负向影响。他认为,如果参考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经验,受汇率升值影响最大的行业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纺织业、水上运输业、家具制造业、计算机通讯业、有色金属采选及冶炼业、食品制造业等。
3.波动性加大挑战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从微观看,升值影响只是一个方面,且仅影响部分行业的外贸企业,更长期的影响在于汇率波动幅度大幅加大。目前,人民币已经历多轮10%左右的升贬值,波动幅度较之前明显加大,外贸企业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日益加大。近年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有序推进,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完善,汇率双向波动成为新常态。未来人民币波动弹性将进一步增大也是共识。分析人士认为,在人民币汇率趋于均衡时,受多空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的局面。
此外,2019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全国24个省(市)2400余家企业进行了汇率风险管理专项调研。结果显示,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薄弱是市场主要短板,多数企业仍然偏好即期交易,衍生品交易相对不足。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呈现六大特点:一是规模大、风险敞口大的企业,主动规避风险意识较强;二是中小企业在人民币波动加剧、汇率风险较大时,往往采取被动管理汇率风险的方式;三是对外汇衍生品的了解程度决定了企业的参与程度,多数企业对产品不熟悉,很少交易;四是部分企业不愿意利用外汇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担心出现损失或增加财务成本;五是企业对汇兑损益十分敏感,对套期保值效果的评估有待进一步优化;六是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结构的企业外汇套期保值状况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中央企业和大型外资企业相对较好。
汇率风险管理水平与波动性日益加剧的汇率环境错配问题亟待改善。面对人民币多空头头寸因素交织和波动性日益加剧的市场环境,一方面需要做好汇率波动政策准备,防范单边预期;另一方面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推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提升,扩大产品供给,提高服务效率,降低企业对冲成本。(参与调研:广东分社记者孟英儒)
人民币过快升值引发干预,未来仍需警惕大幅波动的风险.pdf